• 中行四川省分行:金融“源头活水”赋能高质量发展


  • 中行四川省分行为农机公司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赢得宝贵农时。

        

    □卢文 (图片由中行四川省分行提供)
      何为金融“活水”?
      在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眼中,那是8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精准滴灌科技创新。
      在国内某草甘膦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眼中,那是“出口商业发票贴现”+“跨境结算”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助推“川字号”产品走向世界。
      在刚刚购置新房的新婚夫妇眼中,那是降低的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助力年轻人圆“安居梦”。
      不同角色,不同答案,共同指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四川省分行)扎根川蜀大地,以金融之力坚定不移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向新提质 增添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中行四川省分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将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作为践行社会责任担当的具体抓手,不断以金融之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做新发展阶段科技金融领军银行。截至目前,该行科技金融授信余额65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过170亿元。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适度放宽贷款在并购交易额中的占比,延长贷款期限,支持科技企业并购发展。
      政策发布后,中行四川省分行获悉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并购需求,第一时间开展服务。针对科技企业开展并购工作普遍面临“估值高、风险高、整合难度高”等痛点,该行组建科技型企业项目柔性工作组,围绕企业发展模式、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从企业特点出发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确保融资方案与科技企业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为提升业务效率,降低企业时间成本,该行启用绿色审批通道,项目发起3日即获批准,最终为企业投放并购贷款1500万元。这也是四川地区国有大型银行落地的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这笔贷款很及时!”四川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看着贷款到账短信后感慨地说。为支持企业发展,中行四川省分行仅用3个工作日便为其批复授信额度1000万元,不仅解了企业融资燃眉之急,还为企业股权增资款、上市融资等打下基础。该行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方案,针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提供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同时深化与中银金租、中银证券、中银保险等中银集团子公司协同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贷、债、股、保、租’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

    立足实体 助力川企“走出去”
      今年以来,中行四川省分行立足实体经济,密切关注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一旦得知企业有资金需求就立即组织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力求做到了解需求“达深度”、授信审批“拼速度”、贷款投放“抢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数据显示,一季度,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近900亿元,较年初增速逾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排名四大行前列。
      在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正全速运转。这个获得中行四川省分行9亿元贷款支持的项目,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贷款发放3天后,该行又联动中银资产,为通威集团旗下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债转股项目约4.5亿元。
      在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领域,中行四川省分行同样参与其中。长川科技内江基地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行不仅为其提供4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更配套个人金融、代发工资等全方位服务。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从项目建设到投产运营,中行始终与我们并肩同行。”
      “真是太便利了,外债登记和银行账户开立实现一站式办理,没想到跨境融资这么快捷!”谈及中行对公司发展的金融支持,成都某芯片设计公司负责人深有同感。1月20日,该公司在中行成都自贸试验区分行成功办理外债签约登记业务,标志着四川省首笔外债登记下放银行试点业务成功落地。
      此前,中行四川省分行在新政策宣传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流动资金较为紧缺,其境外股东计划以自有资金补充企业营运资金。该行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与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发现该公司符合外债登记由银行试点办理相关政策要求。为尽快满足公司诉求,中行四川省分行发挥专业优势,为公司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协助公司准备完善外债签约相关资料。在新政落地当日,该行便为企业完成外债登记业务。相比之前,企业负责人无需再前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办理行政许可审批手续,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半天,极大地节约了企业成本,畅通了企业境外资金融通渠道,为助力川企“走出去”贡献了中行力量。
      截至目前,中行四川省分行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市场份额均居省内同业前列;贸易收支便利化服务客户数、办理笔数和金额均保持省内同业第一;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金额超10亿美元,服务客户数排名省内同业第一。

    扶“小”助“微” 金融服务“有温度”
      “多亏了中行的支持,有了贷款,我们更放心了。”贷款资金顺利到账,新津某种粮户长舒了一口气。
      中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主动对接各地农业主管部门,深入村社、乡村振兴示范镇调研摸底,基于供销数据共享平台、种植规模及订单需求,创新推出“供销社种植贷”“粮食种植贷”等场景金融模式,在全省76个产粮大县重点推广,有效满足了春耕时节种植大户的融资需求,解决了农户的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中行四川省分行为数十户种植户精准授信超5000万元。该行还设立“春耕信贷绿色审批通道”,创新打造“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模式,结合政府资金池产品贴息功能,为省内某农机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下游经销商及农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于48小时内完成20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支持企业紧急调拨500台智能水稻插秧机驰援川内水稻主产区,赢得宝贵农时。
      扶“小”助“微”,不仅立足小微企业,更应着眼民生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是中行四川省分行坚持25年的爱心工程。2023年,该行成为四川生源地助学贷款唯一承办国有银行。今年3月,该行邀请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6所国家助学贷款合作高校共计12名受助学生赴北京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成都兴城康养·美邸照护之家,老人们享受着专业养老服务。中行四川省分行通过近1.4亿元授信支持,助力其建成西南地区领先的认知症照护机构。在50家养老服务示范网点,放大镜、老花镜、血压计等适老设施一应俱全,金融的温度在细节中悄然传递。2025年以来,该行新增养老产业贷款超过7000万元。
      “手机银行申请的微信立减金到账了!”在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准备购置电视机的小李开心不已。为积极响应四川“全方位扩大内需”“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部署,中行四川省分行聚焦住房、文旅、跨境、夜间经济、新兴市场等重点消费领域推出“扩内需 促消费”十二条措施,计划投放超1000亿元贷款。
      在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领域,中行四川省分行同样成效显著:乐山大佛景区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场景支付,广安城际公交开通数字人民币乘车功能,都江堰燃气、德阳什邡水费等民生项目覆盖24万居民……截至目前,该行在多个场景实现全国或全省首发,推进数字人民币从金融基础支付工具到赋能产业平台的跨越,数字人民币累计消费额已超40亿元。
      从支持“大国重器”到服务“民生小事”,从赋能科技创新到推动“智改数转”,中行四川省分行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绘就一幅幅服务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的壮美画卷。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长林振闽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获得感和便利性,助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助力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以金融之力,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多作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