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川台胞宓欣怡这16年——

    从为爱远嫁成都到扎根深耕四川


  •   宓欣怡在凉山州德昌县的脆蜜金桔产地。 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珊

      “我来的时候是28岁,台湾的年轻人如果想来大陆闯闯的话,我觉得他们有试错的机会,也有试错的时间。”对于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在川创业台胞宓欣怡一直以自己的经历给予鼓励。
      自2009年来到四川,这位台湾姑娘从甜品店起步,到创立文创公司,再到打造“天府菜篮子”乡村振兴品牌,她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与四川的发展融为一体。

    为爱逐梦 坚定在川创业的决心
      2009年,宓欣怡与丈夫在南非相识,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她来到了丈夫的家乡——成都。
      语言相通,文化同源,宓欣怡适应得比想象中还要快。创业的想法加上对家乡的思念,让宓欣怡迈出在川创业的第一步——创立“仙草宓”品牌,主营台式甜品。
      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优质的服务,“仙草宓”逐渐在成都的甜品市场崭露头角,最多的时候开了20家店。食客们也成了她在成都的朋友,这让宓欣怡深深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的温暖,也坚定了她在四川继续发展的决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宓欣怡发现了新的商机。“四川有便捷的出海通道、一揽子‘川货出川’‘川货出海’政策支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需要创新营销模式和品牌打造。”在政策引导下,宓欣怡在2019年成立了商贸公司,深耕凉山,通过品牌打造、营销策划、跨境电商等方式,为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拓展销路。去年下半年,宓欣怡的公司团队助力当地石榴、阳光玫瑰葡萄、蓝莓等特色农产品实现销售额900余万元。其中,黑松露盐和酱料等产品的海外销售额达40万美元。

    政策扶持 增强扎根四川的信心
      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过程中,宓欣怡与大陆一家餐饮龙头企业合资成立“天府菜篮子”公司。同时,她名下的另一家企业正在与凉山当地的一家国企进行混改重组,未来将更好地助力当地农特产品出海。
      “不仅能自主创业,还能与龙头企业合资,甚至参与地方国企混改且效率之高,这都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细数自己的创业历程,宓欣怡感慨。从最初在经营中享受的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政策,到后来在拓展业务、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的帮助,当地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贯穿始终。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创业成本,更坚定了她在四川长期发展的信心。
      如今,“天府菜篮子”整合了宓欣怡和团队多年积累的资源,畅通了田间地头到消费餐桌的渠道,通过现代营销和创新包装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四川农特产品的附加值。
      “最近我们正在推广的产品之一就是青稞。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普及,青稞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台湾市场备受青睐,而甘孜州是四川青稞产量最大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宓欣怡介绍,“天府菜篮子”通过与当地农户合作,将甘孜青稞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多种产品,推向台湾市场,让台湾同胞品尝到来自四川的优质农产品,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当年,宓欣怡从台湾远嫁成都,如今,作为创业成功的过来人,她也向有意来川创业发展的台湾青年送出了鼓励和建议:“首先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大陆拥有庞大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机遇。”
      在生活方面,宓欣怡深切感受到了在四川生活的安逸与巴适。“作为台胞,我的子女在成都能够跟本地的孩子们一样便捷无阻地就医就诊,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切都让我很安心。”宓欣怡说。
      从为爱远嫁到扎根深耕,宓欣怡用16年的时光,在四川书写自己的奋斗故事。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美满,是两岸交流的生动缩影,也是激励更多台湾年轻人勇于逐梦的最好印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