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盯农资购销领域“微腐败”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

  •     

    广安区
      本报讯 “新的这批小麦、油菜种子品质都很好,你看这苗好壮实。”近日,广安区大安镇福城村一位村民向前来回访的广安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干部说。
      此前,广安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对同类农用物资采购信息进行比对时,发现同类型项目投标单位、中标单位、委托代理人连续中标多达10余次,于是展开调查,深挖农资领域失职失责、套取资金、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立案查处16件,党纪政务处分12人,留置6人。
      农资安全是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闸门”。针对农资领域监管制度缺位等问题,广安区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健全监管制度、开展专项整治等措施,发现肥料储存不当、送货延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59个,向相关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份,推动整改问题50余个。
      线下监督不停步,线上监督提质效。广安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探索研发“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覆盖298个村(社区),通过“线上监测+线下核查”,责令整改不规范农资经营行为25起,全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项目采购价格同比下降30%。
      本栏撰稿 廖丽 唐蜀平 丁彦博 张天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海韵
      广安观察 胡力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