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龙”

    这家微风发电企业 向着“独角兽”目标出发


  • 中能驭风的低风速垂直轴发电机组3D打印模型。泸州观察 郭慧琳 摄

      扫码看能让“微风”发电的“黑科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宁宁

      从泸州国家高新区众创中心出发,10多分钟车程,记者抵达泸州临港经济开发区,泸州溪谷新经济产业孵化器明星“毕业生”——四川中能驭风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一走进公司大厅,产品展示区里几套低风速垂直轴发电机组3D打印模型十分显眼。只见“矮胖型身材”机组上有2层装有叶片的滚筒结构,“高瘦型身材”机组上则有4层装有叶片的滚筒结构。记者上手触碰,叶片可以开合,滚筒能够旋转。
      “吹点微风,再试试?”说完,公司董事长高宇鼓着腮帮子向机组不匀速地吹起了风,滚筒自然跟着旋转起来,叶片也随着风力自动实现开合。
      这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低风速垂直轴发电机组。在高宇看来,这也是公司2021年落地孵化器后,实现第一次加速发展的结果。
      落地孵化器后,公司得到当地在风场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不到6个月就完成风机的技术成果转化,并先后进行六代产品升级优化。在逐一解决了共振、动平衡、叠加等难题,并提高抗风性的同时,还将风力动能利用率从不超过30%提高至90%以上。“我们建立起从发电到智能控制、储能、物联网管理、模块化智能逆变(用电)并网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闭环生态体系,填补了我国垂直轴风机不能大型化大功率化的空白。”高宇说。
      目前,公司在泸州山区建成9套低风速垂直轴发电机组,既测试产品又在当地投用。更大范围的应用也在展开。“在山区、森林、草原、海上、岛礁等地方,只要有风且需要发电的场景都能应用。”高宇说,产品还具有定制属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装配叠加,实现多场景下额定功率发电供电。
      2024年底,公司迎来第二次发展加速——作为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参与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功率海上漂浮式垂直轴风电机组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课题中,负责课题项目2MW风机样机的研制、安装和测试。接下来,公司将启动A轮融资,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
      “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陆上、海上垂直轴低风速大(高)功率头部企业。”谈及未来目标,高宇底气十足,在泸州溪谷新经济产业孵化器的加速孵化下,公司力争用1到2年时间发展成为瞪羚企业,用2到3年时间跻身独角兽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