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界代表向全球发出“金熊猫之约”

    九月再聚四川“擦”出新火花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在3月25日举行的第二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上,首届金熊猫奖评委、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和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向全球发出“金熊猫之约”。
      作为一项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际传播大奖,首届金熊猫奖让两位嘉宾印象深刻。为此,两人均表达出对金秋九月再聚成都的热情期盼。

    “金熊猫奖”成为促进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
      今年,“四川造”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纪录,成为全球关注的文化热点之一。在尹鸿看来,这部融合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美学的作品,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神话”,也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四川这片神奇的土地。
      “从大熊猫的乖萌到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的深厚,四川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给无数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文化作品提供了灵感源泉,孕育了一大批扎根本土、放眼全球的文化创作者,吸引了全世界的影视创作者和艺术爱好者。”尹鸿说,金熊猫奖永久落户四川,正是对这片影视沃土的肯定和认同,也是对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期许和践行。
      尹鸿表示,金熊猫奖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定位确立自己的文化坐标,力图超越地理与语言的边界,填补不同文明间的沟壑,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互鉴,推动内容创作与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仅是展示世界优秀作品的大舞台,更是促进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

    共赴跨越山海奔赴热爱的“金熊猫之约”
      发布会上,魏克然·钱纳用三个关键词向全球发出金熊猫之约:神奇、舞台、荣誉。他说:“神奇”是在四川这片土地上,有雪山与火锅的碰撞、古蜀文明与现代光影的交融。“舞台”则代表着大家的作品能通过金熊猫奖被世界看到,也更让大家坚信好故事没有国界,人性共鸣才是真正的“通用语”。“荣誉”是因为这个奖属于每一位相信“光影有温度”的创作者、每一位守护艺术的文化人,激励他们扎根大地,拔节攀高。
      “金秋九月,期待与全球影视人共赴这场跨越山海、奔赴热爱的‘金熊猫之约’,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擦’出金熊猫的新火花。”魏克然·钱纳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