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陪跑者”复盘园区运营

    从“独角兽岛”到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高杲
      从园区运营的角度,成都科创生态岛有哪些特色和思考?记者专访了成都天投集团科创生态岛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张鹏飞。
      记者:科创、生态、岛这三个关键词,您认为哪个是成都科创生态岛最大的特色?
      张鹏飞:我认为是生态。我们希望搭建完整的科创生态系统,从企业进驻、科技金融,到产品概念验证、中试,再到成果展示发布……我们推动全周期、全链条的各类科创资源汇集岛上,就像阳光、雨露、沃土滋养雨林,为科技型企业创造生长环境,让这里长成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去年10月,科创生态岛发布“Dao+科创生态系统”,通过科创种子计划、孵化育成计划、雨林生态计划、生态伙伴计划等,给予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梯度支持。
      记者:科创生态岛在初建时曾命名为“独角兽岛”。更名之后,有什么变化?
      张鹏飞:当时叫“独角兽岛”,功能定位并不仅限于引入独角兽企业,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承载和培育独角兽企业的产业空间。但随着发展的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要实现科技创新的真正突破,必须构建一个更加完整且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科创生态岛现在服务的项目,比如W7(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特色楼宇),入驻企业一大半都是初创企业。我们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可能一个公司只需要几个工位,连搬家都是我和招商经理去帮着搬,还帮他们找住的地方。如果创业是场马拉松,我们的角色更像是“陪跑者”,陪着这些初创企业一步步成长,帮助他们匹配更多的资源。
      记者:与“杭州六小龙”孵化模式相比,科创生态岛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鹏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9个字:强极核、拓基地、扩网络。
      强极核,主要是构建专业化的建设运营模式,建设一批中试共享平台,聚集一批多元科创主体,组建一支科创投资基金集群。拓基地,是共建成果转化联合体、链主企业生态园区、未来产业孵化器等。扩网络是按照“总岛+分岛”布局模式,建设一批科创岛分中心。目前,已与崇州、雅安、德阳、成都东部新区、攀枝花等8个地区签约共建分岛,并与省内12个地区积极展开对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