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阿坝
-
·图片新闻
为高原奉献青春,他们想看看祖国的发展变迁
松潘为老党员“圆梦”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阿坝观察 刘文佳
“这一趟出去,我不光坐了动车,还亲手‘开’了一回。”3月17日,在松潘县毛儿盖镇索花村,87岁的卜尔娃向孙辈讲述自己不久前首次成都行的见闻。
1937年出生的卜尔娃,从小听妈妈讲红军长征路过家乡毛儿盖的故事长大,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奋斗。从广播员、人民公社社长、生产大队队长到村干部……卜尔娃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高原,此前从未走出过阿坝州。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想走出去看一看的愿望尤为强烈。
在松潘县,像卜尔娃这样的老党员还有不少。在基层走访调研中,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到,有不少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基层老干部,过去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很少出远门。走出大山去看看祖国的发展变迁,成了很多老人的共同心愿。
为老党员“圆梦”,近日,松潘县委、县政府以“乘动车看盛世中华、守初心绘美好家园”为主题,组织为期5天的“光荣在党50年·2025成都红色记忆”参观考察活动。包括卜尔娃在内的17名老党员坐上动车,穿越连绵隧道,跨过崇山峻岭,抵达成都。
17位老党员中最“年轻”的是69岁的王加,他多年前曾到过成都做生意。“以前从毛儿盖到成都的都江堰,都需要两天时间。现在动车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又快又舒服。”他注视着窗外掠过的田畴沃野和高楼大厦,忍不住又感慨:“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全是新面貌。”
下了动车,这趟“圆梦”之旅从四川报业博物馆、阿来书房开始。跟随一份份报纸记录“穿越时空”、浏览四川发展奋斗历史后,走出四川报业博物馆的大门,看着眼前林立的高楼、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坐着轮椅的卜尔娃露出笑容,“我们把国家建设到这么好,太不容易了。”
随着旅途持续进行,老党员们的脸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在成都科创生态岛,隐身战斗机的模型定住了尕让的目光:“我1964年入伍,1968年退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这样的飞机,现在的军事设备越来越先进了。”
再往前走就是动车模拟驾驶平台,老党员们争相上前体验。卜尔娃也起了好奇心,在孙子的搀扶下,努力站起来,慢慢挪到驾驶室里。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她抓住操纵杆,轻轻往前一推,前方大屏幕模拟的“动车前窗”上,高楼、田野、雪地等各种景致快速掠过。“滴!”卜尔娃按响汽笛,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5天的旅程结束后,老党员们返回松潘,分享了各自的欢乐和收获。迎接他们的,是松潘县委相关负责人的敬意。
“你们中有人曾背着药箱走遍牧区帐篷,有人曾扛着铁锹参与国省干道建设,有人曾拿着报纸骑着马儿穿山越岭宣传党的政策……老党员、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你们的长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松潘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松潘县委相关负责人说,松潘将进一步关心老党员、基层老干部,分批组织他们走出大山,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巨变;同时积极发挥他们“银发先锋”模范作用,在民族团结中继续当好“石榴籽”宣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