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人员对报告进行解读,起草过程中高度重视征求吸纳各方意见
从204万条网民建言中精选出2000多条
-
川报集团封面新闻记者代睿现场提问。图据国新网
□川报集团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会上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报告吸纳意见建议主要有3个渠道
沈丹阳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注重文风朴实“接地气”,文字尽可能平实简练,尽量不用专业性术语,目的是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
今年的报告仍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去年工作和成绩的回顾总结,第二部分阐述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第三部分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要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任务。同时,还讲了政府自身建设以及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对台、国防、外交等工作。
“报告在起草过程中,高度重视征求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沈丹阳表示,报告起草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中各方智慧、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顺应社会期盼、不断细化实化政策的过程。报告所吸纳的意见和建议的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
一是总理直接听取意见建议。今年1月下旬,李强总理先后主持召开了3场座谈会,一场是专家、企业家和教科文卫体等领域代表的座谈会,一场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座谈会,还在安徽合肥召开一场由部分省、市、县、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参加的座谈会。
二是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在起草工作启动阶段,起草组就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征询意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专家学者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报告稿形成以后,按程序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征求意见,总共发出和收回将近4000份,从中又梳理出1000多条意见建议。
三是利用媒体平台征求意见。比如,从去年12月开始,中国政府网联合21家网络平台,以及部分政府网站开展“@国务院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至3月5日9时,总计有204万条建言。在网上留言、提意见建议的网民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段,覆盖各个行业和地区。起草组从中精选出2000多条有代表性的建言。
沈丹阳表示,对于上述3个渠道的意见建议,起草组逐条认真研究,能吸纳的尽量吸纳。今后几天,还将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继续修改完善报告。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专门部署统一大市场建设,陈昌盛在回答川报集团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是要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一些卡点堵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完善企业简易退出制度,逐步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有14亿多人口,任何1%的需求,对应的是1400万人的大市场。”陈昌盛表示,从宏观数据看,我国一年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50万亿元的投资,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也超过20万亿元;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3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释放的需求潜力也很大;从供给条件看,我国的要素资源市场丰富广阔,产业体系完备,交通物流体系强大。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如果各地方都自我保护、搞小循环、搞分割小市场,企业就没有办法充分竞争,规模经济优势也没有办法发挥,相当于“自废武功”了。
陈昌盛表示,在继续落实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强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基础上,今年的工作重点可概括为“五统一”和“一破除”。
“五统一”,就是要着力推进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同时,进一步规范地方经济促进行为、招商引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真正破除地方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破立并举。”陈昌盛解释,所谓“破”,就是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今年坚决纠治部分地区变相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此外,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一些歧视性规定,企业在退出方面也面临一些障碍,要坚决纠治。“立”的方面,要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等。今年将从“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3个维度提出具体举措,引导地方真正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陈昌盛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中国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市场,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中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买全国、卖全国’,更是要‘买全球、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