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花树下涮火锅花田绿道去骑行

    消费新场景热起来


  • 成都某餐饮企业推出的庭院火锅。 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密

      2月26日,蜀九香花海火锅快闪店在崇州“开伙”。伴随着鲜花的芬芳和沸腾的气息,游客纷纷寻香而来。而在20多公里外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内,另一处花田火锅同样人气爆棚,“一桌难求”。
      随着天气转暖,四川盆地的油菜花、樱花、桃花等次第绽放,以“花”为媒撬动春日经济消费热潮。去哪儿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初春时节,“赏花”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2.2倍。从“看花”到“玩花”,从“打卡”到“消费”,四川文旅业正以“场景创新+流量转化”组合拳,重构春日消费的想象力。

    “种草效应”
    让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消费力
      在社交媒体平台,#樱花树下吃火锅#话题近期以超50万次搜索量,登顶小红书春日消费场景热度榜。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油菜花田下午茶”“汉服旅拍套餐”等特色团
      购商品近两周搜索量攀升。
      线上热度迅速转化为线下消费力。据大众点评数据,花舞人间、漫花庄园等赏花地周边火锅店客流量较平日增长3倍,部分商家推出“春日赏花限定套餐”。记者了解到,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今年将花田火锅特色餐位扩容30%。自2月20日开放预约以来,花田火锅的特色餐位档期已排至3月中旬,周末时段更需提前7天预订。
      与此同时,线上平台的“种草效应”正在重塑消费决策链。
      随着气温回升,花田骑行、绿道露营等“微度假”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闲鱼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自行车及头盔等骑行装备求购量环比上涨284%,垂钓装备需求增长93%,大疆Pocket3、富士相机等影像设备也成了春游人气装备。值得关注的是,万元级公路自行车成交量同比增长65%,折射出年轻客群对品质消费的追求。

    乡村文旅
    从景观消费向深度体验阶段转变
      2月23日,在成都三圣乡“荷塘月色”景区,游客陈丽带着女儿将刚采摘下来的草莓装进竹篮。不远处,她的丈夫正在围炉煮茶。“以前来这里就是喝茶打牌,现在能体验好几个项目,孩子做完手工还能体验插花。”陈丽展示了自己的家庭消费清单,这次春游支出为460元,是传统农家乐用餐消费的两倍,但是体验感满满。
      “过去游客停留两小时,喝喝茶拍拍照就走了,现在能玩一整天。”成都三圣乡阿屋农家乐业主表示,“今年春天我们通过嫁接采摘、手工等体验项目,游客人均消费从50元提升至150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乡村文旅正逐步从“景观消费”向“感官叠加、深度体验”的阶段转变。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农业产业部部长袁周平向记者介绍了园区今春新举措:白天,游客可以在油菜花田中享受火锅美食并体验农事活动;夜间,则通过光影艺术装置与特色酒店的融合,增加独特的消费体验,从而构建一个“全天候、全年龄段”的消费生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