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

    让法治建设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委员名片】
      李正国,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

    【履职故事】
      访企业、听诉求、做调研……春节过后,李正国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2月21日,记者在成都高新区见到李正国时,他正埋头查阅相关资料,精心打磨提案。“今年我特别关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他说。
      “近段时间来,民营科技型企业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让我感到惊喜,比如‘杭州六小龙’、国产AI大模型、诞生于成都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关注热潮。”在工作中,李正国常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因此也格外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民营经济发展的冷与热,期盼与困惑,我都非常关注,为民营企业鼓与呼,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
      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让李正国备受鼓舞和振奋。在他看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更多公平竞争的条件和机会,注重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还要对民营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科研资金和投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李正国在专注于本职工作和律所管理的同时,深入走访调研多家民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这些经历让他深切体会到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也感受到企业家们对未来的期许。“只有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调研,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提案。”李正国告诉记者,他的提案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律师执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二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视角解析,三是在调研中收集到的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诉求。“通过调研走访,我明白有时一个政策的调整,就能让民营企业突破瓶颈、实现飞跃,因此希望我的提案能将民营企业的声音和希望传递给相关部门。”李正国说。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法律服务前沿、工作于法治建设一线的律师,李正国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善于从个案中发现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和总结,提炼成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提案。去年,李正国数次走进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与新老村民深入交流,探寻“诗意”乡村的振兴之路。他将自己“泡”在明月村里沉淀的思考和总结形成提案,完成了从个案到提案的升华。

    【两会展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既要为法治建言,也要为民生代言。我希望把基层的诉求和声音传递出去,在法治轨道上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保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法治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