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李雪平:
让城乡融合“堵点”变发展“亮点”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底伊乐 眉山观察 谭笑非
【代表名片】
李雪平,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职故事】
“人大代表不仅要‘代’民发声,更要‘带’民实干。”2月21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村委会办公室,李雪平谈起他对人大代表的理解。
2024年,李雪平以“五美乡村”精品村建设为目标,召集村民一同参与升级改造高标准农田生产道路、村组道路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丰村不断向有队伍、有阵地、有机制、有资源、有产业、有市场的“六有”村持续转变。2024年,永丰村粮食总产量超4600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益116万元。
李雪平表示,去年调研收获最大的,是4月的浙江之行。在“千万工程”发源地目睹生态红利如何重塑乡村。走进湖州市安吉县,体悟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路径。“这次调研,让我更加坚定,永丰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李雪平说,城乡融合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更要聚焦老百姓的每一个“急难愁盼”。
“路修通了,但电力保障还存在短板”“老张家房屋裂缝补偿咋落实”……过去一年,李雪平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41项,推动36项问题落地解决。从家庭纠纷调解到施工改造督办,从经济救助帮扶到设备故障排查,从房屋问题处理到道路修缮监督……他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这些实践也成为他建言献策的底气。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李雪平针对乡村医生“招不来、留不住”的痛点,提出关于“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质量”的建议,这条建议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重视并逐步落实到位。随着永丰村向“城乡融合典范”迈进,一年来,他深入眉山市多个镇村调研,发现更多矛盾与薄弱环节。“比如,眉山柑橘产业仍困于鲜果低价竞争,精深加工程度不够;农村人才流失较大,部分区县面临专业技术型人才、高素质农业人才缺乏。”
针对这些问题,李雪平将永丰经验与调研思考相结合,提出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助力眉山各地乡村振兴的三大措施:在产业上,推动预制菜、泡菜、调味品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并挖掘乡土特色品牌,发展“园区+”经济、组团经济和小院经济;在要素上,赋予返乡下乡就业创业“新村民”相关权利,打通土地、资金、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在基础设施上,补齐薄弱环节并适度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如升级冷链物流和智慧农业设施、增加新能源充换电桩等。
“基于这些措施,我们可推动‘稻米+’产业融合并建立城乡融合人才库,共同推动永丰村农商文旅体学研康融合的快速发展。”李雪平表示,今年他会继续带着大家的期盼,将田间地头的呼声转化为建言,让城乡融合的“堵点”变成发展的“亮点”。
【两会展望】
今年全国两会,李雪平计划就推动产业融合共兴、要素融合改革以及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议。如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商相结合,鼓励村民参与农家乐、研学游等旅游服务,并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