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打造示范区+新名片 发力人工智能新赛道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日前,《南充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确定了打造川东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区、四川省智慧物流建设示范区等发展目标。
      围绕人工智能,《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步调——2027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部分领域关键核心产业取得突破;2030年,将算力基础元器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打造成为“南充智造”新名片;2035年,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600亿元……
      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优势明确、任务已定,南充各地如何行动?

    看优势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百亿元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南充算力基础良好。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上架算力突破3000标准机架,通用算力约2.88P(PetaFLOPS,即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智能算力约1.9P,数据存储力9.31PB,网络运载力1.21T,已经具有训练和部署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大语言模型(LLM)所需的计算能力。
      不光“底子好”,还有相匹配的产业链。在位于南充市高坪区的四川弘鑫云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MES生产信息化管控系统显示屏实时更新生产数据,一台台AI算力服务器走下生产线。“我们生产的第三代AI算力服务器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等领域。”该公司总经理唐锋介绍,公司依托已有的智能制造平台优势和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相关产品已在医疗健康、智慧政务、智慧办公等领域陆续实践。
      截至2024年底,南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突破百亿大关。南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应用、企业培育、人才引育等七大领域,夯实产业基础,冲刺发展目标。

    看亮点
    因地制宜探索“人工智能+”
      “生产车间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达到90%以上,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致力于轻量化汽车产品的研发。”在南充市嘉陵区江龙新能源汽车川渝总部基地生产车间,11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人员在工位上通过智能终端操控集中供料。
      “嘉陵区是汽车及化工产业优势区,正着力打造智能网联商用及特种汽车产业集群,创建省内领先的智能汽车研发、制造、路试基地。”嘉陵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正在优势领域探索“AI+制造”,打造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样板。
      在南部县、仪陇县等地,各地正加快构建嘉陵江沿江经济发展带和“印象嘉陵江”特色文旅线,拓展“AI+文旅”产品特色,激活川东北生态康养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南充3区6县(市)的优势产业各有差异,各地将因地制宜发力人工智能。”南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南充临江新区为核心先导区,南充将高水平建设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通用大模型、行业模型和智能软件研发,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创新策源地和领军企业集聚地。
      此外,市辖3区将围绕高端装备、算力设施、文旅、电器元器件等领域,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聚集区。6县(市)将聚焦县域新型工业化,突出农业、汽车零配件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差异化协同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