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新目标 发力拼开局
——1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新华社记者
开年首月,各地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奏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奋进曲”,文旅活动持续上新激活“年经济”,一批批重大项目开工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硬支撑”。2025年1月以来,全国各地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实事求是谋发展、稳扎稳打开新局。
观察之一:地方两会奏响经济发展“奋进曲”
广东5%左右、河南5.5%左右、山东5%以上、江苏5%以上、四川5.5%以上……1月份,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纷纷敲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的底气与信心不减。
观察今年各地政府的政策着力点,“扩内需”居于重要位置,“两重”“两新”、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成为高频词。
福建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等活动,壮大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大宗消费;云南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壮大19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北京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央地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专项攻关行动……
出席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要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抢抓新机遇、拼出新业绩。
【记者观察】
开年,各地的地方两会纷纷锚定新目标、拿出硬举措,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一系列改革行动扎实推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观察之二:文旅活动火热激活“年经济”
冰雪、民俗、美食、康养、亲子、研学、演艺、时尚、国潮……1月15日,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在长春正式开启,预计将举办超4000项约2.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文化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各地相继推出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
吉林发放冰雪消费券,使用范围涵盖滑雪、温泉、景区、住宿等;湖北举办“蛇年送福”新春惠民活动,面向全国游客发放1亿元惠民券;四川开展“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消费月,展播推广文旅新场景……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说,将备好备足精神食粮、旅游产品,以暖人心、聚人气、接地气的文旅活动,让大家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畅享文旅乐趣。
【记者观察】
有文化、有内容、有故事的旅游体验成为群众过年刚需。各地深挖传统佳节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的“年味儿”和“文化味儿”,不仅推动“年经济”持续升温,更为群众假期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观察之三:重大项目部署开工筑牢“硬支撑”
1月份,多省市开年“第一棒”聚焦“重大项目开工动员”,着重强调项目投资提质、提效、提速。
陕西省今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安徽省第一批开工重大项目62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亿元;今年一季度,江苏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7个……
各省开工项目中,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着力塑造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产业项目聚焦新技术、新业态,基建项目注重补短板、增后劲。一大批质量更高、投资结构更优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为新年实现“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观察】
重大项目对经济回升向好有压舱顶梁作用。开年以来,各地抓项目节奏快、干劲足、作风实。要进一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大力支持民间投资,筑牢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