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政务服务:创新驱动 书写“便民利企”时代答卷
-
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天全冷水鱼养殖池。
□欧阳菲 (图片由雅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提供)
雅安市以创新为引领,聚焦便民利企,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智能化的“临期提醒”服务,到助力特色产业腾飞的“冷水鱼一件事”,再到推动川藏经济协作的跨区域政务服务改革,雅安政务服务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书写着便民利企的时代答卷。
这些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领域的突破,更是雅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改革纵深推进中,雅安政务服务正逐步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增值化、跨区域协同的现代化模式转变,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服务创新
“临期提醒”靠前服务“零时差”
“真没想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快到期前,政务服务中心会主动提醒我办理续期手续,这让我们省心不少!”雅安市雨城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张先生感慨,以前总是担心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如今“临期提醒”服务让他很省心。
2024年,雅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推出智能化“临期提醒”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提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证照到期、政策申报等关键节点的提醒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政务服务的靠前关怀,更提升了服务的精准度。
在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临期提醒”系统逐一梳理即将到期的证照信息,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相关企业和群众。目前,雅安已推出41个“临期提醒”事项,系统已覆盖全市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发送提醒信息超过35万条,涉及企业2.73万余家,避免了因证照过期带来的经营风险。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主动服务的方式,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雅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郝燕表示,“临期提醒”服务只是雅安政务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举措。
体系创新
“四个同心圆”圈层服务“全升级”
在雅安的崇山峻岭间,一条条清澈的溪流为发展冷水鱼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雅安市抢抓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改革试点机遇,推出鱼子酱产业“一件事”,聚焦“建圈强链 强链富圈”,构筑“基础政务服务—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生态产业链增值服务—产业生态圈集群服务”“四个同心圆”圈层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化向集成化、增值化、集群化迭代升级,构建冷水鱼产业生态圈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新体系。
在天全县思经镇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上百个直径20米的鱼池整齐排列,清澈的高山雪水滋养着体长过两米的鲟鱼。企业负责人介绍,养殖基地利用高山雪水,实行流水生态养殖,全程科学管控,鱼池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鱼类生长状况,这里已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生产的鱼子酱畅销海内外。“到2027年,仅雅安一地的鱼子酱就有望占据全球产量的45%,可以说我们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雅安市的政务服务创新为冷水鱼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在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雅安市设立“一件事”服务驿站,整合综合受理、商事、金融等13个服务板块,涵盖审批、用工、文旅、法律等多方面服务,实现“办事不出园”。通过跨部门联动实施“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行动,申请材料减少58%,办理时限从平均15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
同时,雅安市还推行“三色审批”机制,将冷水鱼产业分为个体散养型、集中养殖型、工厂化养殖型,分别对应“绿色”即时办、“黄色”一次办、“红色”提速办,灵活调整审批速度。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政策支持方面,雅安出台《雅安市冷水鱼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0年)》,并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打造标准化集约化流水冷水鱼养殖和加工基地。2024年,天全县冷水鱼产业实现产值超4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产品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雅安冷水鱼产业已从“一枝独秀”走向“多点开花”,芦山县的千亩冷水鱼产业园和荥经县的鲟鱼生态养殖园区陆续投产,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雅安市冷水鱼产业辐射带动5000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
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务服务的有力支撑,雅安市通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还推动冷水鱼产业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雅安冷水鱼产业正“鱼跃深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机制创新
川藏经济协作 打造跨区域服务“新高地”
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是省委赋予雅安的重大使命,是雅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在这一背景下,雅安市积极探索跨区域政务服务改革,通过跨区域通办、特色服务,打造跨区域政务服务“新高地”。
2024年,雅安市与甘孜州、阿坝州等地签订《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通办工作机制,设置川藏经济协作服务专窗,确定“雅甘通办”事项164项、“雅阿通办”事项143项。同时,推出“藏茶一件事”“生猪牦牛双向购销一件事”等特色服务,为川藏经济协作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希望通过政务服务创新,打破区域壁垒,促进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雅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雅安市雨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为川藏经济协作设立的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正在为一位来自甘孜州的企业负责人办理营业执照。“过去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往返雅安和甘孜多次,现在有了跨区域通办服务,我在雅安就能办好所有手续,真是太方便了。”企业负责人说。
除了跨区域通办,雅安市还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跨区域合作。2024年,雅安市与拉萨市签订《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跨区域合作协议》,实现两地专家、场地、资源等要素共享,通过远程异地评标,避免“熟人效应”,提升了交易风险把控水平。截至2024年底,雅安市已与河南、湖北、云南、辽宁等省份以及省内阿坝、攀枝花等市州完成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并与甘孜州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全年开展远程异地评标278场次,同比大增57.95%。
“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还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雅安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临期提醒”的靠前服务,到“冷水鱼一件事”的链式服务,再到川藏经济协作的跨区域服务,雅安市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领域的突破,更是雅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政务服务的创新,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郝燕表示,未来雅安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创新为引领,书写更多便民利企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