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成都
“建圈”进入第五年
成都都市圈如何加速破“圈”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肖莹佩
2024年12月27日,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在蓉举行。2024年是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决策部署的第五年。迈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何规划?论坛上,知名企业、专家代表、都市圈代表进行了交流。
看成效 领跑中西部,进入提速期
活动现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布了《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卢庆强介绍,从发展水平指数看,成都都市圈在深圳、广州、杭州等14个都市圈中位居第四,领跑中西部。
“成都都市圈总体发展稳中有进,特色领域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领域优势凸显。”卢庆强表示,整个都市圈的建设进程已进入提速期,尤其是发展质量效益的提速,具体表现在国际开放影响力提升,枢纽功能增强;绿色转型有力有效推进;优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数量增加,夯实创新基础。
“成都都市圈的4个城市也亮点纷呈。”卢庆强表示,成都的亮点是强中心全面引领带动周边的作用非常明显。例如,轨道交通从城市地铁向都市圈地铁发展。2024年9月,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开通,从成都福田站坐地铁到资阳只需 26分钟,大大缩短两地间的通勤时间。
成都的另一亮点是科技创新赋能引领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3年,成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对德阳、眉山、资阳3市支持的占比相比上一年增长24.7%。
此外,德阳的亮点是产业协作示范不断深化,对外贸易持续向好;眉山的亮点为“外联内畅”网络不断完善,同城公共服务持续优化;资阳的亮点为经济发展台阶跃升,特色产业加速构建,有效增强区域发展短板。
看动力 产业协作发展是关键
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增至2.78万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省比重分别为34%、46.3%,较2020年分别提升1个和0.3个百分点。
是什么在支撑成都都市圈不断攀高?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成都都市圈成长的关键词。
论坛举办了“建强合作功能平台,夯实产业协作支撑”——成都都市圈“三带”投资推介暨政府企业对接交流活动,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以下简称“三带”)9个项目现场签约。
“三带”是成都都市圈重要的产业集聚区,为加快打造“三带”,推动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走深走实,论坛邀请国家级产业协会、央企、民营龙头企业与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门、区(市、县)、园区面对面交流。同时,成德眉资4市面向与会企业开展“三带”产业园区投资专题推介。
在对接交流活动后,聚焦成都都市圈9条重点产业链,30余家投资意向企业还将走进成德眉资4市具有代表性、特色化的园区或项目点位进行投资调研考察。
向既定目标迈进。2025年是《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收官之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达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5%,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