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郑志浩 吴梦琳 吴晓铃 陈云鸽

      1月2日,在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发布仪式现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光明网副总裁、总经理陈建栋等嘉宾畅谈感想,分享见解。以下为分享嘉宾发言摘录——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三星堆考古工作备受瞩目,皮洛、濛溪河等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不断。三星堆新一轮考古,探索了一系列创新做法,是文博和考古领域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创造了多项第一。四川高规格召开的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时机好、层次高、举措实,展示出四川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让人看到了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希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
      中秘两国虽远隔重洋,但两地先民却有着太阳崇拜、黄金崇拜、面具文化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物质追求。“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60万余名中国观众近距离感受了印加文明的辉煌。“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又在秘鲁揭开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让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古蜀文明与印加文明之间“和而不同”的精彩碰撞。
      ——“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策展人、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
      巴蜀大地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蓬勃迸发的文化活力,总是不断带来惊喜,四川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热土,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富矿。希望今后与四川宣传文化系统开展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合作,透过四川的实践,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光明网副总裁、总经理陈建栋
      看到刀郎音乐会上的盛况,看到李子柒的视频,我更加相信我们的青年人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一旦被激活,这个能量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不仅把历史拉近到眼前,让历史更有温度,同时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奉献给全世界的珍贵遗产。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
      2024年8月,因为一场线上演唱会,刀郎的家乡资中被许多人认识。到现在,全国各地近10万人次到资中旅游,千年古城焕发了新的活力。刀郎的音乐饱含着家国情怀,展现了文化自信。我们将有效利用顶流效应,持续开展文旅攻坚行动,也为全省文化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内江市资中县文广旅局副局长、青年作家曹永胜
      天府融媒联合体把四川省200多家媒体拧成一股绳,实现了抱团发展。在技术赋能上,为市县媒体做好技术支撑和运维服务,为全省媒体提供数字化应用。我们将进一步运用先进技术、优化技术平台、提升运营能力,助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谷燕京
      四川的地市级和县区级行政区划全国最多,而且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组建了天府融媒联合体。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媒体技术统一支撑平台和媒体技术统一对外出口,为新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是一种趋势,天府融媒联合体堪称西部地区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
      《边水往事》可以说和四川缘分匪浅,从立项辅导、政策咨询到成片、上线播出,四川一直密切跟进,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近年来,四川推出了许多扶持政策,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热土,定能发挥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平台优势,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多超越《边水往事》的精品佳作。
      ——《边水往事》编剧崔小雪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川剧已经在巴蜀大地上唱响了数百年。振兴川剧是川渝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行动计划其中一环。川渝两地联手打造的第六届川剧节更是亮点满满,41场集中展演、13项配套活动让戏迷大呼过瘾。
      ——四川省川剧院艺术总监张燕
      川剧是川渝共享的文化资源,更是两地的精神纽带。我们将把振兴川剧作为共同的职责,继续齐心协力、无间合作。2025年,川渝联手打造的川剧大戏也将和观众见面。
      ——重庆市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周星雨
      近年来川渝两地旅游合作成果丰硕,“宽宏大量”“资足常乐”等川渝联动的文旅IP魅力十足,“百万职工游巴蜀”“成渝文旅一卡通”活动带动“川渝互游”蔚然成风。改革创新的办法、紧密协同的机制,一定会让巴山蜀水更亮丽、让景区名胜游人如织。
      ——全国导游大赛金奖获得者卫美佑
      川渝自古山水相依、文脉相通、人文相亲。五年来,川渝两地不断注入“携手并肩、相向而行”的文化力量,共同打造了“花开并蒂、缘结同心”的文化家园。川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续辉煌更加需要思想引领、文化凝聚、价值感召。川渝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行动适时启动,体现了文化凝聚力与引领力、传统性与贯通性、区域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
      成龙的功夫片和四川的大熊猫都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戏里戏外,都要感谢家乡父老对影片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收获了品质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电影《熊猫计划》主演魏翔
      除了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广大电影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以外,近年来四川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吸引了众多影视企业入驻。作为一个四川人,我真切地见证了四川电影事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由衷地祝愿家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
      首届原创歌曲大赛最终脱颖而出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四川省音乐事业的澎湃活力,更让我坚信巴蜀音乐事业大有可为。四川一直是音乐创作发展的热土。从汉代的说唱陶俑,到唐代的二十四伎乐,巴蜀大地自古流淌着音乐基因,历久弥新的巴蜀文化给创作者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灵感来源。我们坚信,在这片土地上,未来必将诞生更多“声”入人心的好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
      天府书展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2024年参展的规模、参与的读者、展会的面积、举办的活动、成交的商品均创历届书展之最,跻身全国四大书展。借助天府书展,四川出版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半径,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重点出版物。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