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别让消费者来当质检员
-
□张立峰
据央视报道,当前一些电商直播间销售的羊绒衫,其水洗标上的羊绒含量可以随意标注,羊绒衫的吊牌、合格证等标牌也能在辅料店买到,合格证上的内容由商家自行填写甚至肆意更改。
商家罔顾产品的真实成分,为的是降低成本、抬高售价,获取高额利润。根据《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的规定,只有当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完全由一种纤维组成时,才能“100%”、“纯”或“全”表示纤维含量。商家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规,还严重违背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不能让消费者来当专家,不能把消费者都逼成质检员。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消费者对羊绒产品的信任度降低,也会损害中国羊绒行业的整体信誉和形象。而不良商家的低价竞争策略,使得那些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坚持使用高品质羊绒的正规企业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困境。劣币驱逐良币,只会阻碍羊绒产业的健康发展。
直播销售的快速性和即时性导致产品监管难度大,但不代表不监管或少监管。怎样对海量直播商品进行实时监控?直播平台怎样惩罚不良商家?相关部门怎样惩治与不良商家利益挂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直播平台?监管部门唯有从源头着手,开展系统治理,对原料生产、物料加工、产品销售全流程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严惩违法商家,才能形成震慑力。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要充分履行监督管理义务,在遵守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展销机制,淘汰不良商家。唯有政企联动,整顿肃清行业乱象,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