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托底性帮扶汇聚合力助推发展
-
□何春蓉 邱集
12月10日,位于巴中市南江县高塔镇的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走进羊舍,投喂饲草并清理粪便。
“扩繁场于今年10月正式投运,建成羊舍主体16栋,目前共有630只黄羊。”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蔡宗江说,项目共投资3500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提供资金支持700万元,“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出栏的黄羊也有企业上门购买”。
2023年9月,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充分整合各方帮扶力量,形成协同帮带、携手共富新格局。目前,浙江省东阳市、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及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富润企业重组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口帮扶南江县。
南江县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契机,锁定“六张清单”52个事项,通过多方协作,整合资源,推动全县经济、产业全面升级,为摆脱欠发达县城地位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产业发展
走进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羊舍内,种羊和母羊被分开圈养,每个圈舍的后方都有一道通往室外的木门。“每间羊圈背后就是‘运动场’,10余平方米的空间能让黄羊充分活动。”蔡宗江介绍,羊圈下方铺有粪便自动收集器,只需在喂食的时候按下按钮,便可通过传送带实现干湿分离分类收集,处理后再二次利用,卖给周边果园作为肥料。
在该扩繁场内,不仅有现代化的羊舍,还引入了专业的养殖人才,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依托黄羊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紧密合作,示范推广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确保南江黄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预计可实现存栏能繁母羊3095只,新增存栏能繁母羊1085只,年出栏种羊5500只、肉羊1700只,种羊生产能力提升37.5%。”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对全县实现黄羊倍增计划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项目完全投产后,每年可提供优质南江黄羊种羊1万余只,实现年营收约3000万元;通过企繁户育、借羊还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南江黄羊2万余只,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南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王亚东表示。
扩繁场30公里外,宜南食品产业园里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每天有130余名工人进行施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底完工,2月底正式投产。”该项目施工方经理代庆成说,项目由宜宾对口帮扶,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成1条清酒生产线。
帮扶工作不止于此。“宜宾对口帮扶工作队还在酿酒技术、销售市场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帮我们联系对接商超平台,目前已达成销售协议。”四川誉隆国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柏林说,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培育适合清酒专用的水稻品种,并将在南江县大规模种植,预计带来1400万元的年产值,带动6000余名村民增收。
推动人才交流
“喜欢这款产品的家人们可以点击链接开拍。”12月9日,在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区内,来自浙江的直播团队正与南江县融媒体中心联动直播,将本地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打开市场。
“在南江挂职期间,我发现这边有很多高品质的农特产品,但苦于销路不畅,未打开市场。”在南江县融媒体中心挂职的金无瑕说,为此,他主动对接联系浙江省媒体平台,希望通过联动直播,将南江县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积极推动南江农产品电商发展。
这场为期3天的直播,主要销售核桃系列产品、土猪肉产品、野生蜂蜜、菌菇等特色品类。其中,产自南江的有机核桃油单品,在直播中平均每天成交超2万元。“这次直播活动,让我们看到了电商渠道的重要性,今后公司也会加大对直播人才、直播团队的培养力度,争取让南江本地的核桃产品销得更好。”四川良源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小颖说。
“今年以来,我们已选派3名直播人才赴浙江学习先进的电商直播经验。”南江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廷彬说,通过不断汲取经验,力争在明年开办直播间,让本地企业入驻,进行常态化直播,让更多农特产品走出大巴山,走向更大的舞台。
探索的步履不停歇。今年6月,由南江县委组织部牵头,选派了10名本地干部,分别前往宜宾市兴文县、珙县,在文旅融合、农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培训、挂职锻炼工作,加强人才共育。
“以托底性帮扶为契机,南江力争2027年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奋力谱写托底性帮扶工作新篇章。”南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