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改革要求 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
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和重大意义
□李新
回顾全面深化改革1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在我国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些历史成就和重大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从改革力度上看,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改革工作,主持召开 72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在许多重大改革、重大关头、重大问题上果断决策、一锤定音,为改革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接续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战略安排,既有递进深化的部署,也有整合提升的要求。可以看到,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到党的中央全会,包括2013年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都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从改革广度上看,相比过去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谋一域,更强调全局,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涉及的领域更宽、内容更全、任务更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一揽子推出15个领域、336项改革举措,推动改革由单一到全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推出3100多项改革举措,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党和国家事业各个方面,推动改革向更广领域拓展、向更大范围延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七个聚焦”,列出15个部分、60条、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各领域目标要求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延展。
从改革深度上看,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主线始终不变,改革主题不断递进、改革内涵不断丰富,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在上一个历史时期或前一个发展阶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从聚焦某些具体领域到设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改革目标实现从具象化到引领性的转变,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都更具方向感。从改革措施表现为改革事项“量”的积累,到更多体现为改革实效“质”的提升,改革突进攻坚期深水区,动真格的“大手笔”更多了。
(作者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杨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道器合一、体用贯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理论品质,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作为文化大省和科技大省,四川具有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潜在空间,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不仅可能、可行,而且必须、必要。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驱动力量,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数字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文化传播影响的有力推手。下一步,我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整合区域资源,夯实文化科技融合基础底座。对巴蜀文化资源展开全面调查与系统梳理,充实文化遗产基本名录并完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散落在县、乡的文化珍宝的抢救性保护与记录。同时,充分利用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四川文化数据库,为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撑和灵感来源。协同多元主体,探索构建四川省文化专网体系,打造统一的巴蜀文化数据服务平台。
第二,营造多元场景,构筑文化科技融合载体支撑。进一步以市场多元需求为导向,精准识别用户偏好,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文化场景中。依托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场馆,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将实体的文化机构转变为虚实结合的文化空间。充分借力大型活动,普及数字技术相关知识素养。夯实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高等院校、研究院等设立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创新中心、实验室。
第三,延长产业链条,催生文化科技融合新型业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农业新模式,引入衔接乡村故事IP、文旅融合等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积极发展直播助农、乡村文化叙事与生态旅游。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工业新模式,用活工业文化资源,全力推进特色工业文旅小镇建设,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现代服务业新模式,系统布局共性基础技术研究,推动媒体融合、数字文化等场景服务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生活服务、科技服务、生产服务等场景服务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四,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活力。要优化文化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就业渠道,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领军企业共同打造文化科技领域产教研一体化平台。要加快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数字化转型。为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文化科技创新提供激励机制与制度保障。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构建高水平、法治化开放新格局的五点建议
□王军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四川应主动适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精准把握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内涵,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川对RCEP贸易依存度较高,全省约1/3的贸易额来自RCEP成员国。但当前四川对RCEP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关税优惠层面,对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开放市场准入、投资承诺等优惠尚未涉及。为此,需要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用好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和经核准出口商制度。二是强化“空铁水公”多式联运设施衔接,发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打造中国西部RCEP中间品流通中心。三是积极应对RCEP带来的产业链转移风险。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四川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此,四川需要注重对非洲的国别研究,推动四川与非洲经贸的深度合作。川渝携手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号知名品牌,打造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化线路、班次布局,压缩转运、接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提升班列市场竞争力。强化西向“空中走廊”支撑及南向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南半岛国家衔接,打造国际通道中转平台,推动四川成为油气资源和东南亚特色产品的枢纽集散地。
四川自贸试验区接下来的重点是解决“硬骨头”,切实减税降费,提高企业的“获得感”。为此,需要厘定急需的权限清单,向国家部委继续申请赋权。强化多部门协同,聚焦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把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进行到底。
近年来,四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纳税、获得信贷、跨境贸易和办理破产单项排名不够理想。为此,四川需要打通营商环境最后的堵点,切实减少纳税次数,全面提高办税效率;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探索防疫急需物资快速通关机制;拓展“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推行“互联网+预通关”服务模式等。聚焦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及时进行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避免脱节与矛盾。建立营商环境监督评价机制。
天府中央法务区不但是现代法务集聚区,还是涉外法治服务的先行区,需要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储备,适度引进高能级的法务资源,推动“调诉仲”三协同,形成多元化涉外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陈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等涉及民生的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在世界银行四类经济体分类中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防范系统性风险、抵御国际风云干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重要历史性任务。
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总基调没有变,当前经济增长还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压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世界经济体发展规律显示,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经历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消费驱动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部署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初心宗旨。
《决定》在阐述改革重要意义时强调,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在阐明改革指导思想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阐述改革的总目标时强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据表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大多达到50%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约为43.9%。在发展中“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曹萍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应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走在前列。
要深刻领会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每年发布的世界各大高校排行榜中,美国和英国的高校长期垄断前5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模式”以教育为核心,以实践作为人才链接科技的纽带,逐渐形成三者共同促进的发展局面。这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时代趋势。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一流的必由之路。国内外研究发现:世界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往往是同构的,世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往往是重合的。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征程中要想迈向一流,就必须充分发挥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作用,最终形成共同提高的倍增效应。
这是四川高等教育由大图强的重要机遇。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需要教育筑基、科技支撑、人才供给。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示范高校,必将在国家高等教育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关键所在。一是把高水平机制建设作为突破。完善推进改革的领导机制,以党的坚强领导消除改革的外部阻力,强化“三位一体”的内部合力。完善适应改革的评价机制,突出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健全以质量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促进改革的分配机制,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计入工作量,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二是要把高质量学科建设作为重点。根据需求优化学科整体布局,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着力提升关键领域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立足特色推动学科分类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学科,让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着眼未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学院、学校的壁垒,着力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三是要把高能级平台建设作为载体。聚焦“科教融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以平台为依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以项目为牵引集聚培养更多科技领军人才。聚焦“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行业龙头企业、高水平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和育人共同体。聚焦“产学研协同”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探索搭建中试平台,化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是要把高层次团队建设作为支撑。组建大团队,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承担大项目,形成重大项目攻关的团队集群效应。产出大成果,力争在关键领域持续产生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成果。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盖凯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新时代新征程,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资源调配作用,助推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首先,从政府角色定位角度,做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服务者”。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明晰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其次,从政府功能发挥角度,做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导者”。强化宏观层面资源调配功能,合理引导创新资源要素的流量、流向,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集聚。再次,从重点技术突破角度,做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调者”。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明确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形成助推关键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集群力量。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强化市场创新激励和要素流通功能,引导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一是强化创新激励约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内嵌的创新激励作用,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资源自发向创新型企业集聚、创新型企业自觉向新质生产力赛道靠拢。二是促进要素自由流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新型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以及各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第三,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牵引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激发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效应,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第一,厘清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实现优势互补。政府侧重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大制度供给,市场侧重围绕研发活动、路线选择以及资源配置发挥导向作用,筛选和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第二,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同时发力。第三,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发展合力。汇聚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两股力量,聚力推进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曲建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四川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瞄准重点领域,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重要内涵。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因地制宜,即不同地区、不同技术、不同产业类型都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发展路径。从区域角度,各个地方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选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路径以及主要发力点。从技术角度,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要根据不同技术的特点、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使不同的技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并行发展,并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最后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和由其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从产业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有序布局。
四川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着力重点。四川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能源、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人才不断聚集,拥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实现发展能力的跃迁,需要立足自身优势通过深层次改革,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重要任务,结合四川省情,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力。二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条件。三是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支撑。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结合四川实际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四川需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先进装备产业、生物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先进材料产业。除了上述六大重点产业,四川还需要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与量子信息产业。四川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晚,但势头正猛,在伺服驱动等技术方面初步具备国产替代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机器人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四川是量子科技领域后起之秀,目前已基本覆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技术领域,未来前景光明。四川要根据这些不同产业的特点与四川的基础特征,因地制宜地发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