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艺术盛宴

    ——观舞剧《五星出东方》

  •     

    □陈思豫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汉代墓葬,出土了一块色彩鲜艳的织锦护臂,8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跃然而出。舞剧《五星出东方》,就是以此文物为灵感而创作。舞剧以汉代戍边将领奉、精绝古城首领之女春君,以及北人首领之子建特为主要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最后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以小见大的历史事件
      《五星出东方》以文物、壁画、雕塑等史料为原型,男主人公奉、女主人公春君和精绝城的名字不是凭空捏造的,都可在文物中找到依据。由此可见,这部舞剧创作与制作团队深入研究了历史与文化,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使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还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五星出东方》是一部集艺术美感与历史厚重感于一体的舞剧作品,通过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历史背景,编织了一个不同民族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编导们通过艺术想象,赋予历史和文物动人的形象和事件,3个人物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他们之间的和谐友爱代表着各民族间团结相处的美好盛世。这件历史文物作为舞剧中的道具,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五星”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兴盛的丰厚滋养。

    虚实结合的空间变化
      《五星出东方》用虚实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及空间的转换,将观众从一个时代带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场景转入另一个场景。这种时间的跨越并非生硬的拼接,而是通过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和舞台设计的连贯性,形成自然的流动叙事,让观众在时空交错中体验到独特的美感。
      这种虚实的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奉和建特到精绝城参加宴会时的《灯舞》表演,以及春君的内心情感片段,都是典型的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让观众仿佛沉浸其中。这里的转换是配合舞美灯光产生的,这种视觉效果似乎有一种在观看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一下子就能让观众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编排,让舞蹈较弱的叙事性有了新表现方式的突破,舞蹈的可读性也被大大提高。
      随后的典型例子是“梦回大汉”部分。在奉的深情讲述中,中原百姓的生活场景与舞蹈片段被观众真实地感知。这一时空的转换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屏幕中隔着层层台阶,汉王朝的庞大宫殿越来越近,观众们仿佛坐上了时空穿梭机。在剧场中,奉讲述中的中原景象也仅仅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中,春君换上中原的服饰是为让观众更身临其境。由此,即使春君等人可能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精绝国的土地,但独特的舞台处理方式,让彼此中断的两个空间,在特殊的叙事情景中进行了平行交流。
      还有,舞剧从考古人员在尼雅考古现场开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在黄沙中重见天日,打开了尘封千年的时空之门。舞剧结尾与开头做了呼应,时空再次穿梭回考古现场,考古队员看着这块织锦护臂激动不已。这种呼应,不仅向观众传达这是一场由护臂展现出来的虚拟历史,还深化了织锦护臂的意义,历史与现实也在这一刻交汇融合,舞剧中最大的一次虚实结构在这里形成闭环。
      总而言之,《五星出东方》是从历史的真实中提炼出艺术的真实,从虚构的“事情”中反映出历史的“真切”,从小人物间的情感升华到家国情怀,不仅展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还从文物中看出不一样的动人光彩。

    融合统一的文化价值
      在音乐上,《五星出东方》虽然整体以西域文化为背景,为突出西域神秘的魅力特点和形象,出现了许多西域特色的乐器音色。但同时也融合了中原音乐,二者默契地呈现在舞剧中。在舞美、服饰上,设计独特,充分展现了该剧中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特色。通过精美的舞台布置和华丽的服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
      在舞蹈方面,《五星出东方》尝试营造“多元一体”的意象,除精美的服饰,还用外在风格迥异的舞蹈动作形象为支撑,通过视觉的方式,融合数种风格的舞蹈语汇。
      在《五星出东方》中,我们能看到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舞元素,也有融入现代舞和其他民族舞蹈的元素。整个舞蹈表演充满了力度与柔美的对比,舞者们通过精湛的舞技和充满张力的表演,将观众带到一个充满神秘美好的历史事件中去。
      在舞蹈融合方面,编导的独具匠心使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贯穿整个舞剧,舞段间的衔接度很高,几乎不见哑剧动作的存在。丰富的舞蹈语言,让每段情节都显得格外生动。
      《五星出东方》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取得很高的成就,更在文化内涵和价值表达上具有深刻意义。作品通过对文物进行文化的再现与创新,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也展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包容与融合。通过对传统舞蹈元素的重新演绎,重新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意义,使观众能感受到文物中所传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