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单车扔河中 扔的是文明素养

  •     

    □张立峰

      近日,在广东东莞市厚街镇大陂河,有几辆共享单车被发现扔在河里。据统计,今年以来当地在22条河流中共打捞起96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究竟“招谁惹谁”了?笔者连线广东一名好友,据他之前采访了解,一些人会将共享单车暴力开锁并长期占有,为销毁证据将车扔进河中。笔者也在街头随机询问一些路人,他们表示共享单车易出现行车故障、退押金程序复杂等问题,有人就将气撒到单车上。
      共享单车本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想扔就扔,扔出的不仅是自身的文明素养,也是给城市文明建设添堵。且不说共享单车长时间泡在水中会影响水质和河道安全,事发后东莞市厚街镇水务部门人员就表示,每打捞出来一辆共享单车,需 6名环卫工人配合,可见打捞工作难度之大、公共资源浪费之多。
      防范此类行为,除需有关部门及时惩罚、平台方加强动态管理外,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焦于使用者身上。文明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人,市民道德素质的沉淀、责任感的培养更在于人。
      我们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学校不妨从教室着手,企业不妨从职工宿舍起步,社会不妨从街道、社区开始,改进宣传模式,增强传播效果,让大家构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思维,提高市民爱护共享产品的意识,营造全社会爱护共享单车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