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生态优势牌 走好绿色发展路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草原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湿地面积占全省二分之一;1至10月,接待游客5600多万人次,九寨沟、黄龙等景区接待人次和入境游客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水、光、风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90%待开发……
      11月29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阿坝专场上,一组数据展现了阿坝州富集的生态资源。如何用好生态资源优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发布会上,阿坝州相关负责人作了解读。

    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本底
      近日,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成为阿坝州多举措推动生态改善的一个具体例证。
      “近年来,阿坝州全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致力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阿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许磊说,目前阿坝州已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47.7%,占比全省最高。同时,阿坝州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治理,推动生态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系统治理转变。
      在众多措施的推动下,阿坝州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若尔盖花湖为例,数据显示,近10年,花湖水位提高52厘米,面积由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繁衍和迁徙的重要区域,已入选国家级、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此外,阿坝州不断优化调整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开发思路,在水权水价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去年,阿坝州与宁夏完成全国第一单跨省水权交易,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许磊说。

    依托优良生态打造“五个之州”
      不久前,理县桃坪村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成为四川首个入选的乡村;今年初,四姑娘山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阿坝州文旅产业的“含金量”在不断提高。数据显示,1至10月,阿坝州共接待游客56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九寨沟、黄龙等景区接待人次和入境游客都实现历史性突破。
      游客纷至沓来,如何接待好,成为阿坝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阿坝州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已编制完成。”阿坝州副州长依当措透露,下一步,阿坝州将推动“自驾之州”“研学之州”“民宿之州”“网红之州”“好客之州”建设,实现旅游产业化、品质高端化、标准国际化、服务人性化。

    推动清洁能源绿色开发
      11月7日,马尔康市大藏乡海拔3500米的高山上,马尔康市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开工。项目经理赵兵介绍,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预计达7.77亿千瓦时。
      “我们已科学规划了清洁能源发展蓝图。”阿坝州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敬一介绍,目前,阿坝州已规划4个清洁能源基地。
      数据显示,阿坝州目前在建的清洁能源项目共13个,总装机容量634.9万千瓦。预计到2026年,阿坝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在清洁能源外送方面,当地也在加快阿坝至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等主干电网建设,预计2026年外送能力超1000万千瓦。
      阿坝州还注重以清洁能源开发带动生态治理修复和高原人居环境改善,将通过新能源+供暖、新能源+制氢、新能源+大数据、新能源+低空经济、新能源+农牧等模式,带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未来,阿坝州还将探索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新模式,增强能源开发调度能力,努力将阿坝州打造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重要基地。”陈敬一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