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成都
-
·图片新闻
成都“开门治堵”半个月:
7项治堵任务完成 缓堵增畅效果初显
-
二环路香木林路口点位施工中。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玉清)11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开门治堵”半个月,成都市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全部启动,7项堵点治理任务率先完成,调整优化3条公交线路和13处公交站点,累计退围撤围面积27000余平方米,释放28条车道资源,有效缓解城市路网拥堵状况,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目前,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中,天龙南一路片区交通组织优化,以及同怡路黄苑街路口、光华大道二段、金牛大道育仁北路口、仙舟巷、跳蹬河南路、上东大街相关点位施工围挡拆除等7项已率先完成,相关点位“缓堵增畅”效果初显。
交通组织优化方面,交管部门经多次现场实地踏勘,分析研判片区堵点成因,并广泛征集属地单位、居民意见建议后,于11月7日起在天龙南一路片区启动“单向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截至目前,该片区交通运行平稳,整体拥堵指数下降19.5%。
信号灯配时优化方面,截至目前,公安交管部门已对115个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共修订235套配时方案,涵盖286个时段。通过优化机动车放行顺序,精确调控放行时间,实现了与路口实际交通流量和流向同步协调,保障道路通行效率的最大化。
公交线路及站点优化方面,成都市公交集团全面排查中心城区“5+1”区域范围内6000余个公交站点,综合分析后分类采取治理措施。截至目前,纳入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清单的27个点位中,已完成16个点位治理,优化公交站点13个、公交线路3条。
小微整治提能方面,城管、住建、公安交管、公园城市等部门认真研究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和施工时序等,将通过对现状道路的绿化、地下管线、地面设施等的迁改,释放道路交通资源,优化车行道设置,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第一批次30个“小微整治提能类”点位预计于2025年春节前完成26个,于2025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