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脉搏里的“移动”故事(下)

    这个舞台上,新技术让他们扮演新角色


  • 5G全连接工厂,让有着数百年窖龄的“老酒”焕发出“新香”。

      5G、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融合,形成一整套魔芋数字化精准栽培技术。

        

    □唐堂(图片由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提供)
      数字时代的宏大舞台上,新技术铺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画卷。
      工厂里,新技术如同一位严谨的指挥家,将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自动化机器人在它的指挥下精准运行。
      田野上,新技术像一场滋润万物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一寸土地。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盘旋,为农作物的生长“把脉问诊”;传感器则像可靠的卫士,让每一个生长数据成为自然与人类沟通的密语。
      在强大引擎支撑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正以5G-A、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西部地区向“新”发展,助力各行各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征程。

    从酒瓶中到酒瓶外 新技术成为产业“协奏曲”的“指挥家”
      在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舍得酒业”)近2000平方米的制曲车间内,20余个巨大的土包耸立其中,仿佛让人穿越到数百年前的传统酿酒现场。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个土包上都插着天线般的设备,瞬间将人拉回现实世界——这些设备是5G环境传感器,它能够实时监测酿酒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系统,让企业精确控制温度,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遂宁分公司作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领军者,联合舍得酒业打造5G全连接工厂,让有着数百年窖龄的“老酒”焕发“新香”。
      白酒酿造工艺复杂,从原粮到基酒,再到陈酒,其间有很多因素都对成品酒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制曲车间和曲库内,中国移动四川公司遂宁分公司基于已建造的精品5G网络,在生产现场部署了约1900个前端环境传感器,全面监控和采集生产过程数据,确保每批次产品的质量数据完整保存,实现对酿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追踪和溯源。
      这种追踪溯源覆盖人、机(更多是有微生物环境下曲房窖池、窖泥)、料、法、环等各个环节,数智化生产不仅科学记录与分析老师傅的工艺,还量化了传统生产中难以量化的经验。从发酵到窖藏,全程监测的环境温度、湿度、窖内微生物成分等数据,为研发部门建模提供参考。
      对成品酒而言,从粮食到最终消费的过程比较漫长,有的可能超过20年。然而,传统仓储方式主要依赖人工,信息化程度低,很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为实现仓库作业流程标准化、智能化、可视化,提高效率、质量和成本管控,中国移动四川公司遂宁分公司为舍得酒业搭建起智能理货系统。
      智能理货系统能够迅速将货物的位置、数量、状态等关键信息传输到后端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企业能进一步优化货物存储和运输方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仓储管理环节,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进一步提高成品酒的存储、分拣和出库效率。在货物跟踪与定位方面,可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精准定位,提升物流效率和减少货损率。
      未来借助智能理货系统,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舍得酒业工人还可通过佩戴具备5G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实时接收来自后台系统的指令和数据,确保操作符合工艺要求。酿造专家将通过远程操控平台,实时观察装配现场的作业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还能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生产延误和质量问题。
      在5G技术助力下,舍得酒业酒库大门视觉检测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识别不同场景下的大门状态并做出相应处理。例如,在昏暗的环境下,可自动调整摄像头参数,确保其清晰度及采集检测数据无误;在遭遇恶劣天气或人为破坏时,能够迅速响应,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从田野上到天空中 新技术扮演园区经济发展的“守护者”
      “现在我们通过数字化展示大厅就能看到魔芋生长情况,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形成一整套可推广的魔芋数字化精准栽培技术,预计魔芋年产量可达45万吨,农民收入也越来越高了!”蓝天白云下,乐山市沐川县沐溪镇松林村魔芋科技示范园里郁郁葱葱,园区运管负责人许如嫣说。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乐山分公司携手沐川县人民政府,充分应用5G+AICDE等技术,实现从魔芋种植到全产业链的升级打造。该项目获评全国2023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过去需要雇用大量人来巡视、浇水、施肥和除虫,现在只需要几个人就够了,节省了80%的人工。”许如嫣介绍,过去魔芋园靠人力巡检,作业信息严重滞后。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乐山分公司通过集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农田组建农业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体系并架设各类传感器近500个,实现对魔芋种植过程中的气象环境、土壤墒情、无线灌溉以及魔芋生长品质等因素的全维度、高密度和高粒度的大数据实时监测,全天候掌握魔芋生长状态,并第一时间将数据传到综合管理云平台,解决信息回传滞后问题,实现魔芋园数字化升级。
      新技术的应用空间还从地面延伸到了天空。
      “有了5G网联无人机,只需要在平台上设置飞行路线,无人机就会自动去巡查,还搭载了先进的AI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时分析拍摄的图像和视频数据,一旦监测到火源等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我们,让我们拥有了一双‘千里眼’。”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的社区管理员说,过去每次巡查社区安全隐患都需要一整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便可获取整个社区的巡检报告。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天府新区分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基于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机载专用通信终端“哈勃一号”与5G网联无人机管理运营平台“中移凌云”,升级打造出AI+移动网联无人机体系,该体系通过航线自主飞行、捕捉信息AI识别、通感一体实时管控等,应用在物流智慧运输、城市智慧巡检、园区智慧治理等场景,助力打造低空经济场景示范区。
      成都科创生态岛的无人机则扮演着园区“空中新卫士”的重要角色,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通过“中移凌云”平台自带的AI算法,能对重点密集人员、烟雾火势、车辆、违规搭建等进行监测跟踪和智能分析识别,实现了园区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智能处理。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多点位开展5G-A网络试点建设,结合场景特点开发更多AI算法,加快构筑通感一体化的低空5G智联网络基础设施,在低空5G智联、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化场景应用等方面全向发力,助力成都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