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银行成立四周年

    乘风破浪奋进路 逐梦前行书华章


  • 四川银行总部大楼。

      四川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蜀农一卡通”。

    四川银行外景。

      四川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消费者用四川银行文旅卡进行消费。

    四川银行营业大厅。

        

    □釧行轩 (图片由四川银行提供)

      11月7日,全省唯一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四川银行迎来创业奋斗的第4个行庆日。四年前的这一天,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四川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四川银行融入四川改革发展的浪潮,在巴蜀大地上书写奋斗篇章。
      从2020年到2024年,四年时间里,四川银行带来了什么?它可能是一串数字,从四年前的一子落地,到如今140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川;它可能是一个忙碌的瞬间,一间间厂房,因为有了金融“贷”动,机器轰鸣忙碌生产;它可能还是一个幸福的片段,金融活水润泽巴蜀,游客徜徉在青山绿水间,体验安逸四川的魅力……四年间,历史就如一支画笔,在一个个时间节点记录下四川银行根植巴蜀,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瞬间。
      截至目前,四川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速超30%。四年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超50亿元,主动授信覆盖全省21个市(州)超1万亿元,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超6100亿元。

    彰显担当
    加大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10月,天气逐渐转凉,四川南充经开区,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永盈”)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现场一派火热景象,2500余名施工人员正加班作业,进行建设扫尾工作。
      作为南充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南充永盈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330亿元,将打造中西部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40亿元。四川永盈副总经理陈建生介绍,项目正在进入倒计时阶段,计划年内投产。
      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活跃着四川银行的身影。据悉,四川银行为南充永盈新材料项目主动授信11.3亿元,是第二大份额银团参与行。“在项目融资的过渡期,我们发放了3000万元的前期贷款。”四川银行南充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行不仅率先批复、率先放款,还引导其他参团行加快审批进程,助力项目提速增效。
      在四川,四川银行支持参与的大型项目并不少见。在内江市,邓家坝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邓家坝片区作为内江市城市“西大门”,享有“内江第一湾”的美誉,是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也是规划建设的现代产业新区,四川银行为邓家坝项目母公司主动授信25亿元,支持该项目建设,同时还为项目提供业务咨询、投融资建议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在凉山州德昌县智慧养猪一体化产业园区内,先进的“楼房养猪”和“智能化管控”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控制和生猪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猪肉品质。四川银行为其提供综合授信10亿元,支持该园区建设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智慧生猪养殖园之一。
      “自成立以来,我们紧跟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融入自身规划部署和年度重要工作中。”四川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及金融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专题进行谋划,推动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四川银行落地落实。
      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四川银行主动服务好全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关键领域,不断提升金融资源供给能力。截至10月末,四川银行对公非贴贷款余额1792亿元,为近90个产业园区提供金融支持,加快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四川银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服务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金融引擎。截至10月末,四川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近140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中国人民银行“6+3”制造业贷款增速考核要求。

    创新服务
    持续耕耘美好生活
      5531.80万人次,348.37亿元——今年国庆假期,四川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总额十分亮眼,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1.09%和9.48%。
      文旅产业热潮涌动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添一把柴”。文旅服务业与零售银行业务有着天然的结合点,在促进消费惠民利民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四川银行创新打造与四川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金融品牌,推出文旅卡等特色卡种,持续助力文旅消费拓展。截至2024年10月末,该卡累计发卡178万张,活动参与人次近千万,拉动区域消费增长超40亿元。
      除了创新产品,四川银行还积极搭建文旅生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文旅消费核心领域,联合多家文旅单位,拓展特惠商户,打造特色商圈生态,推出景区游、出行、餐饮、购物等优惠活动,通过商户补贴、客户引流、品牌宣传等措施培育壮大文旅场景消费新动能。仅2024年春节期间,就有65万余人次参与活动,惠及出游、消费等领域,拉动文旅消费近1亿元。
      文旅融合多点开花,是四川银行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四年来,该行深入各种生活场景,提升对民生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践行金融为民、金融暖民、金融惠民的宗旨,润泽百姓生活。
      聚焦重点客群,创新特色产品。四川银行深挖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扎实推进“文旅商圈工程”“公安暖警工程”“尊师工程”“农民工暖阳工程”等十大特色重点工程,不断增强惠民利民金融服务能力,截至10月末,该行个人全量客户446万户,较年初增长95.86万户,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77倍。
      聚焦服务难点,强化科技支撑。围绕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四川银行开发农民工工资代发系统,推进助业缴费贷、助业租金贷、商惠贷等项目上线。聚焦科技金融服务线上化,四川银行投用线上实时交易反欺诈系统,将充值取现、二维码交易等高频动账交易纳入,同时辅以移动终端经纬度识别等技术,保障线上交易安全运行。

    多点发力
    “贷”动强县兴镇富村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达州万源市,每当天蒙蒙亮,旧院黑鸡清脆的鸣叫声就会此起彼伏。
      “旧院黑鸡是万源的特色品种,是黑鸡中的‘战斗鸡’。”四川供销旧院黑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乐呵呵地说,万源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为旧院黑鸡提供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保证了鸡肉的鲜美与营养。但如何让长在深山的黑鸡飞出大山,助力村民致富,却困扰着当地的百姓。
      “多亏四川银行等定点帮扶单位大力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四川省棉麻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围绕万源旧院黑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四川银行为旗下四川供销旧院黑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授信1.3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产业是托底性帮扶的关键,为此,四川银行先后10余次深入万源市实地考察,重点调研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坚持企业擅长和地方急需相结合,围绕万源“一鸡二茶三药材”和“五彩产业”发展规划,以普惠信贷和产业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切实做深做实对万源市托底性帮扶工作。
      在黑鸡产业方面,四川银行拟进一步加强万源旧院黑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授信支持力度,助推旧院黑鸡产业强链延链,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在茶产业方面,四川银行支持万源市举办第二届“巴山青”茶文化活动暨万源富硒茶产业发展大会,与万源市3家茶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四川巴山雀舌名茶实业有限公司进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绿蓉融”平台绿色企业库,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此外,四川银行还帮忙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四川银行APP积分商城上线“权益商城乡村振兴专区”,内部食堂优先采购万源农产品……截至10月末,四川银行APP已销售农产品近7000件,行内直接采购万源农产品近200万元,推动当地3500余户农户享受“蜀农一卡通”相关权益。
      “要授人以‘渔’,推动可持续‘造血’。”四川银行相关负责人说,该行利用已有的市场渠道和平台资源优势,让更多“万源造”农产品“飞”出大巴山。
      将普惠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广袤农村,是四川银行近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天府粮仓 数字乡村”工程是其中之一。
      作为四川银行重点打造的乡村金融综合服务品牌,“天府粮仓 数字乡村”工程包含蜀农振兴联盟、蜀农益贷、天府粮仓·蜀农一卡通、蜀农振兴基地等十大重点项目,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服务生态,打造便捷式金融服务“新超市”,汇聚涉农生态场景“新平台”。
      以金融之力破解农村发展痛点难点,也是该行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四川银行加大农村金融供给,强化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在新的起点上,四川银行将围绕打造一流省级银行目标,做强核心金融主业,发挥好支柱型金融机构和风险化解平台功能作用,努力走出一条规模效益与质量安全协调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力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