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要在契合、整合、融合上下足功夫,在时间、空间上不断拓展,在入脑入心的基础上见行见效。
□赵小波
高度契合,充分呼应各种纪念日及活动
重大纪念日作为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可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培育主流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了隆重活动。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党的十八大以来,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学习与重大纪念日及活动高度契合,成效显著。设立烈士纪念日、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连续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等,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良好风尚。总结经验,要更加注重利用重大事件纪念日、重要活动开展日等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氛围,让不能忘却的纪念成为常态。要把握宣传的时度效,让英模人物的事迹成为社会焦点、热点,推动英模人物成为时代“顶流”。要鼓励各地深度挖掘英烈诞辰、牺牲日等重要节点,避免商业化、娱乐化、随意化,让红色纪念日影响成为社会主流,真正实现英雄模范人物宣传学习的日常化、生活化、生动化。
深度整合,有效调节各种资源要素
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是有效塑造英雄、推崇英雄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效整合各类宣传学习资源,使得英雄模范人物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宣讲报告、事迹报道、专题节目、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的综合运用,营造了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总结经验,要更加注重各种资源要素的深度整合。一是整合媒介和技术资源。在数字化浪潮和信息化背景下,要充分整合各种媒介、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大对英雄模范的宣传,守好守牢主阵地。二是整合素材资源。加大对同一时期、同一事件中产生的英雄人物群体的研究阐释,找出普遍规律,提炼共同特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进行聚焦化、艺术化呈现,推出更多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三是整合红色资源。充分盘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资源,依靠专业队伍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四是整合线上线下空间资源。加强网络纪念空间建设和网络空间内容建设,及时将最新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同步于网络空间,在加强涉及英模人物的网上热点话题正确引导、有效引导的同时,依法依规惩处通过网络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和精神以及其他侵害英雄模范人物权益的行为。
深度融合,有机融入各类教育教学过程
英模人物的宣传渠道是多元的、学习渠道也是多元的,但学校教育始终是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长期以来,教育在增进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和认同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写入教材的英雄模范人物,对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课本中的名篇,让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雷锋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英雄。总结经验,要更加注重分众化、分层化宣传学习英雄模范。一是深度融入学校教育过程。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学习要抓小、抓早,要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建立健全大中小幼一体化、贯通式的德育体制机制,把英雄模范的事迹作为滋养,浇灌学生心田,确保根正苗红。二是深度融入主题教育过程。对于面向党员干部的主题教育而言,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就是最生动的教材,是坚定理想信念最直接的素材,要充分汲取养料,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党员干部,确保德才兼备。三是深度融入公民道德教育过程。要引导公民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见贤思齐,在平凡岗位上干不平凡事,争做平民英雄,为全社会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者系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