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来帮忙 五马焕新颜
-
□黄心怡 刘若明
“五马村现在变化很大,依托特色种植和养殖,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9月15日,中秋佳节前夕,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乐山供电公司”)派驻五马村第一书记马海咪洗开车带着驻村帮扶干部行驶在山间小道上,他一边开车,一边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近年来,国网乐山供电公司依托电力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职能作用,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永红乡五马村,通过产业上因地制宜、资源上拓展延伸,推动五马村旧貌换新颜。
因地制宜 蹚出路子
五马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缺乏可持续发展产业,村子卫生环境差,村民收入不高。随着驻村帮扶干部的到来,村里有了转变。
因地制宜,蹚出路子;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多年来,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勇担职责,一大批驻村帮扶人员下村入户,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推进,五马村不仅种植马铃薯,还建设3150亩白竹基地,开展竹荪、天麻试种,一系列增收项目得到推广,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是产业助农、富农的“密码”。目前五马村合作社已存栏黄牛27头,帮扶工作从送猪仔、鸡苗、饲料,转变为吸引村民入股合作社,提升村民种养技能,形成了具有小凉山高山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2023年,五马村农产品销售近40万元。
农光互补 资源跃升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获取最大化的产业效益?在五马村白竹基地的连片竹荪之上,蔚蓝色的光伏板连绵成片,农光互补实现资源跃升。
“农光互补”是国网乐山供电公司通过“光伏+农业”“一光多用,一地多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探索。
当地团包子山上光照充足,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在五马村、团包子、柱上、罗垮四个村因地制宜建成一、二期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稳定在50万千瓦时左右,而三、四期光伏电站建成后,五马村绿色光伏产业规模将位列全县第一。总投资1213万元,总装机2290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发电可达180万千瓦时,扩容后的光伏发电站将为五马、团包子、柱上、罗垮4个村带来80余万元的净收益,持续稳定的收益将大大充实集体经济和村民的“钱袋子”。
如今的五马村,摆脱了以往传统农业单一种植的窘境,源源不断的光伏发电,将这片土地资源盘活,最大化地利用土地价值,这些都是村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扶智助学 培养人才
随着五马村一同变化的,还有这里的人。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如何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将目光汇聚到人才培养上。
从“输血”到“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在“扶智助学”方面,帮扶者们狠下功夫、多措并举,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适龄孩子走进校园,不少学生通过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人欣慰的是,耍惹白雪、阿佤布波、俄格月批等学生学有所成后,又回到家乡,通过知识带领村民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坚实。
自对口帮扶五马村以来,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先后派驻5任帮扶干部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2022年,五马村荣获国家电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