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黄金周”彰显中国活力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度假新趋势
-
北京长安街西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在首钢园区激战正酣。北京中轴线北端,中国网球公开赛走过二十载,在金秋时节如约而至。阿尔卡拉斯首夺中网男单冠军,三届大满贯得主萨巴伦卡、奥运冠军郑钦文等众星云集,国家网球中心入场人数不断刷新纪录。
今年国庆假期,北京、上海等多地体育赛事如火如荼,贵州“村超”足球友谊赛、云南帆船公开赛激发大众参与热情。同时,高水平赛事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跟着赛事去旅行”展现度假新趋势,让“十一”黄金周成为“赛事黄金周”。赛场内外“中国红”绚丽夺目,共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凝聚起建设体育强国的强大动力。
燃!体育赛事精彩纷呈
WTT中国大满贯赛场上,既有温情时刻,也有激情瞬间。男单首轮比赛,马龙牵着两个儿子出场,全场掌声雷动,家人温暖的鼓励是他一路向前的动力;瑞典选手莫雷高德在32强赛逆转取胜后,振臂高呼、尽情庆祝……
国庆节当天,孙颖莎晋级女单16强,赛后场馆响起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观众纷纷跟着音乐哼唱。“在这种氛围下,我能更加享受比赛、专注于比赛。”孙颖莎说。
21岁的郑钦文无疑是网球赛场上最受瞩目的中国“金花”,她在巴黎成为首位夺得奥运网球单打金牌的中国运动员。郑钦文说:“中国赛季是我最期待的,包括中网以及接下来的武汉网球公开赛。我不会把本土作战当成一种压力,而是会享受球迷们的欢呼,拼尽全力赢下比赛。”
中国网球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创造历史,吸引了许多“新球迷”的目光。
同样在黄金周,上海网球大师赛拉开帷幕,“网球热”继续升温。刚刚在中网创造历史、挺进男单四强的中国选手布云朝克特转战上海,朝着他世界排名前50的目标迈进。
在上海吴淞口,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上演速度与激情,观众在岸边即可拥有绝佳观赛视野;上海超级杯则在假期开启“冰上盛宴”,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队列滑各具特色。
放眼全国,第一届“一带一路”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村超”足球友谊赛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到贵州榕江参赛,这既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国际交流的平台;云南举办帆船公开赛、青少年皮划艇静水锦标赛,让人们在如画的风景中感受运动的魅力,点燃假日激情。
劲!文体市场活力迸发
在充满“工业风”的首钢园区,以高炉、厂房为背景,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大满贯公园将工业遗存与运动元素充分融合。
户外草坪上,来自上海的闫雪莹和朋友们一起倚在充气沙发上,在大满贯公园赛事直播第二现场观看精彩的乒乓球比赛,在凉爽的秋日中倍感惬意。“户外的环境让人感觉很放松,很享受和朋友一起在观赛中度假。”她说。
在国庆假期,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其中就有今年法网和温网的双料冠军阿尔卡拉斯、美国名将高芙。他们在故宫身着中国古代华服打卡拍照,感受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被这么多历史建筑环绕真的很酷,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场景,很不可思议,令人印象深刻。”高芙说,“我会花点时间学习中国历史。”
今年中网,女子网球协会(WTA)赛事扩展为96签的超级1000赛,标志着中网迈入新阶段。走进中网赛事官方商店,国庆75周年限定徽章、中国龙主题徽章等纪念品受到热捧。中网赛事官方商店负责人牛敏轩表示:“消费者普遍觉得今年商品设计多样、品类丰富,国庆假期客流量持续增长,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观赛者前来选购。”
近年来,“体育+旅游”引领新风尚,江苏发布新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清单及国庆假期体育旅游攻略;在各地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既是跑友的“参赛目录”,也是“旅行清单”……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说,2023年以来,以出入境观赛为主的体育旅游迅速回暖、快速增长,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吸引了大批国际旅客来华观赛旅游。
“‘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核心在于巧妙融合体育竞技与旅行体验。”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邹新娴表示,“相信明年的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运会、粤港澳全运会将带动当地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播。”
新华社记者 李春宇 岳冉冉 李博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