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斯本丸沉没》:

    打捞一艘沉船 抢救一段历史

  •     

    聚焦2024电影国庆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云鸽
      在今年的国庆档中,由川籍导演方励执导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格外引人瞩目:近日,方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该片将代表中国内地报名竞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这也意味着该片继获得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最佳纪录片后,将迎来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影节展的检阅。
      《里斯本丸沉没》讲述了一段82年前的尘封历史。1942年,日本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押运1816名盟军战俘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号在途经中国浙江舟山海域时被美军潜艇击中。日军选择弃船逃生,为防止战俘逃跑,他们竟直接将关押盟军战俘的船舱用木板封死。千钧一发之际,200多名中国渔民挺身而出,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划着小舢板一次次冲向大海,最终救下384名盟军战俘。
      或许观众没有听说过里斯本丸号,但或许听过那首《后会无期》。“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10年前,导演方励与韩寒在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的间隙,偶然从当地渔民口中听闻了里斯本丸号的故事,这段历史才得以重新浮出水面。
      在《里斯本丸沉没》拍摄过程中,方励兼具了历史探寻者、海洋科学家、电影导演三重身份,全程采用“进行时”的真相揭秘方式拍摄。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海洋沉船科考、声呐追踪、幸存者线索征集、打捞抢救历史文献等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调查工作。
      除了影片本身带给观众的震撼,主创团队的幕后故事也让人肃然起敬。2014年,方励作为一名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理工男”,率领海洋科技团队开始里斯本丸号的勘测工作。历时8年,方励不仅找到沉船,还辗转多国寻访380多名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用影像完成对历史的打捞。为了完成创作、记录历史,方励变卖房产,欠债无数,但从没想过放弃,方励的经历被不少网民称作“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倾家荡产”。截至目前,这部纪录片的豆瓣评分为9.3分,成为该平台今年院线电影中评分最高的电影之一。
      作为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呈现的不仅是过去的记忆,还探讨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善恶、取舍、生死的抉择都被放大,也让我们得以见证绝望中的人性光辉与不灭的希望之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