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方百计解决企业问题 锦江区出真招求实效


  • 锦江软件园风貌。

        

    □吴飞 (图片由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9月2日,成都市委部署“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后,锦江区立即行动抓好贯彻落实,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锦江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成都市委的部署要求,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结合“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全力冲刺全年经济目标,努力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行动迅速 制定工作方案确保任务落实

      9月4日,锦江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成都市委“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锦江区贯彻落实措施,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
      随后,《成都市锦江区“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出台,围绕实现企业服务常态化、全覆盖,全区上下协同、部门街道联动,出真招、求实效。
      “进万企”是基础,也被摆在首位。
      锦江区按照“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
      “三级专班”构建走访服务工作机制。锦江区负责人分头“领任务”,牵头走访服务225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对口联系,确保常态服务;区级行业主管部门走访服务本行业规上(限上)企业,设各类专班——经济和信息化局设工业专班,商务局设服务业专班,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设建筑和交通运输业专班,科技局设科技服务业专班,财政局设金融业专班,人社局设人力资源服务业专班,卫生健康局设医疗卫生专班,文体旅局设文旅业专班,市场监管局设广告业专班;各街道走访服务规下(限下)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解难题”是关键,也是任务导向。
      锦江区建立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台账,形成困难诉求“发现—受理—承办—解决—回访”的闭环管理模式,要求每个环节处理时间不超过两个工作日。针对企业反映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加强研究分析,制定“一企一策”“一行业一策”等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精准有效解决问题,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商配合解决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分管区领导,召开调度会专题研究予以解决。

    精准施策 将工业作为奋起直追的重要着力点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企业的良好发展是锦江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连日来,锦江区委主要负责人率队走访调研该区工业企业,与国能西部(四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能源”)、成都博瑞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印务”)等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发展痛点,实地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在西部能源,了解到近年来因上游水流量不足,企业产值逐年下降的情况后,他提出建议,“可利用总公司的科技资源,加强对储能、氢能、分布式光伏能源研究,尤其是可在居民小区、产业园区进行探索,提供社区居民、园区企业节能降耗的解决方案,既帮助提高区域能源的安全韧性,又拓展了企业业务。”
      在博瑞印务,他了解到企业有转型发展意愿时,大家给出良策,“当前,锦江区正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实体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工业产业,企业在设计之初就要把产业发展方向找准;按照‘工业上楼’标准要求,充分考虑荷载、仓储、配套、储能、低碳等要素,把厂房设计好、建设好,筑巢引凤。锦江区将在项目审批、政策支持、招商引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工业用地亩均效益。”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锦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也积极行动。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开展了“带方案上门”“带清单服务”等精准“敲门”行动,分层分级分类实现四川中烟等9家规上工业企业、四川宽窄生物等12家升规培育重点及后备企业、国能四川能源等19家规下工业企业走访全覆盖,积极协调解决人才扶持、市场拓展等6类20余项诉求,主动靠前作为、精准对接需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筑牢全区工业经济“底盘”。

    用心用情 服务企业既要力度更需温度

      如何真正与企业站在一起,与企业想到一处?连日来,锦江区各职能部门组成的“企业服务团”,走进企业内部、生产一线直击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难点、痛点和堵点,实打实助企纾困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四川泰瑞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接待了一个特别的“智囊团”。原来,锦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在走访中了解该企业面临销售遇冷、技术瓶颈等难题后,随即对“企业服务团”进行了扩容,不仅整合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请来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中国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专程上门服务。
      四川泰瑞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都感慨,“‘企业服务团’送信息又送技术,这让企业充满了信心和干劲,也有更大的动力去做研发、开拓市场。”
      朱都的话,说出了锦江区企业家的心声。服务企业既要力度,更需温度,9月以来,这支由各级各部门组成的“企业服务团”走访企业774家,动态收集企业问题诉求506个,已解决383个、解决率75.7%。
      真金白银惠及企业。加强惠企政策兑付,优化惠企政策兑付审批和资金拨付机制,探索普惠性政策对小微企业“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截至目前,兑付资金9759.59万元。同时,依托“蓉易享”“锦彩企成”等惠企平台,完善涉企政策信息推送和政策解读机制,推进企业和政策双向智能匹配。锦江区还推出“政采贷”贴息政策,聚焦中小微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短、频、快、急”资金需求,开展相应的融资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春熙券”信用通兑机制,推行信用修复流程“一次办”,强化企业信用数字化监管;实施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一类事项制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运用“廉小助”人工智能助手赋能营商环境监督,持续健全智慧执法体系;打造“云普法”场景,打通企业“一键式”信访举报渠道,推进商业纠纷易诉快解。
      持续的行动、贴心的服务、高效的解难,让企业信心倍增。这也透露出锦江区的决心: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千方百计解决企业难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同促进城市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