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河畔“好戏不断” 观众游客“叫好叫座”
-
9月14日航拍的恩阳古镇建筑群。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
点位: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米仓道与恩阳河共同守护的就是恩阳古镇。9月1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刚来到这里,报道组成员手机就收到了当地的欢迎短信。
恩阳古镇位于大巴山南麓,衔接米仓古道,对接陕渝物流,是古代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18条古街巷穿过古镇,589栋明清时期古建筑留存至今。
走过起凤桥,沿着石板路前行,斑驳的木门,精致的雕花窗棂,万寿宫民俗剧场前,手写告示牌显示,当天下午到晚上,《杨门女将》《夫妻双双把家还》《人间好》等传统戏目轮番开演。
“利用古镇的多处会馆、戏楼演出,我们的传统戏目免费观演,成了游客打卡点,基本能做到让游客每天有戏听。”恩阳古镇管委会副主任苟中介绍,近年来,恩阳古镇通过成立演艺中心、推出常态演出、吸引影视项目等举措,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创编精品,成了远近闻名的“戏窝子”。
除了传统戏,这里还不断上新“融合戏”,如2021年推出的沉浸式夜游演出《恩阳船说》,融合游船、光影、情景演绎等元素,唤起恩阳记忆。今年“五一”假期,红色演艺剧场上新了红色情景剧《山那头的红杜鹃》,获游客好评。根据恩阳古镇管委会统计,今年前8个月,恩阳古镇接待游客约360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古镇核心区主要旅游线路所在企业和商户营业额2886万元,同比增长17.6%。
更大的“戏台”还在搭建中。记者沿着起凤桥到恩阳河对岸,造访恩阳“梦华录”项目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恩阳河古码头遗址重建、非遗展馆、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传习场地、历史文化街区等。恩阳古镇和恩阳“梦华录”,共同沿着恩阳河搭建起古色古韵的大范围文旅体验场景,打造滨河街区商贸文化盛景,“两处文旅点位互补,布局了颇具现代感的体验项目和有浓厚传统元素的体验项目,通过河道连通,让游客玩得更加充实,将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增长点。”苟中说。
6月27日,巴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巴中至成都、重庆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巴中西站距离恩阳古镇车程不到15分钟。“高铁开通后,外地口音的游客明显增多。”张金平在恩阳古镇的小吃街经营恩阳特色小吃,这个夏天感受到了更多外地游客的热情。高铁为“旅游大戏”送来了更多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