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评弹

    “出片”了,然后呢?

  •     

    □余如波
      “震撼新展!已经被美哭了!巨出片!”不久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组照片,展示一个颇具古希腊风格的建筑空间,称“完全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重现”。有人慕名前往,结果才发现,所谓的古希腊建筑,只是一座不到一米高的石雕,顶多算是个模型。
      这事在舆论场上热闹了一阵子,人们讨论得更多的是,如今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标题党”众多,尤其模式化标题大行其道。不过,似乎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其中另一个关键词——“出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片”已成为一些人外出休闲,如看展、逛店、旅行、Citywalk(城市漫游)时所追求的唯一目标。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关注的往往不是展览、店铺、景点、城市本身,而是丰富多元的环境里,某个特别上镜的视觉片段,然后把自己融入其中,“凹”出一个美美的造型。拍摄完毕,加上可能耗时更久的精心修图,最后配上反复斟酌的文字,在社交平台发布,成为人们形容的“精装朋友圈”。“出片”的攻略,往往来自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又会成为其他网友的攻略 。
      “出片”之风有多盛行呢?一开始,它可能只是游客的自主选择。然而,现在已经成为一些旅游景点和城市的主动推介手段。不久前,笔者在厦门乘坐渡轮前往鼓浪屿,船上工作人员自然免不了一些相关的介绍。然而,内容并不是厦门和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而是某地适合“打卡”、某地特别“出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出片”的需求还带火了旅拍,成为文旅服务的新特点。
      很难单纯用好、坏来评价“出片”之风,但它确实体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追求。国内大众旅行兴起之初,坊间曾有一句调侃的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来啥也不知道。”这种“到此一游”的心态,在“出片”时代,其实就是稍加变化的“到此美美一游”。这说明,旅行中的视觉体验,以及对它的记录和与亲朋好友分享,代表了不少人对旅行的期待。
      从正向来理解,将一次旅行、一次文化体验简化为“出片”,或许体现出参与者的松弛感。但笔者还是觉得遗憾。我们可以用生态圈来打个比方,某些类型的物种占据压倒性优势,往往意味着其他类型物种的生存环境收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你不妨仔细想想,有多久没听过“深度游”一词了?如今更流行的,是“打卡”,是“特种兵式旅行”。
      对游客而言,仅仅追求“出片”,或者因为某地难以“出片”而“避雷”,可能会因此丧失更多深度体验、改变第一印象的契机。对于景点、城市及其附着的文化生态而言,为吸引更多人来“打卡”“出片”,则可能做出一些迎合流量的改变。如在景观打造上,无限突出甚至增设一些本无必要,或者与当地自然、历史、文化内涵无关的视觉元素。这些举动,短期或许能带来一定人气和经济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利弊孰多,谁也难以预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否则对“出片”的追求也不会蔚然成风。只是,在“出片”之余,游客不妨有更多对深度、对文化、对多样性的理解与向往。相关政府部门也得认识到,要将文旅做成长线产业,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光靠“出片”及其带来的一时流量显然是不够的,在地方自然、人文资源的发掘、转化上,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