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抵川
-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9月5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媒体记者组成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结束甘肃的采访行程进入四川。接下来,调研采访团将实地探访多地,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四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故事。
当天,调研采访团首站走进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当地如何保护“中华水塔”。据了解,近年来,若尔盖县采取“填沟还湿、禁牧还湿、限牧还湿、控鼠还湿”等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实现了补水、扩湖、修复湿地的目标。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干事纳么玖说:“位于保护区内的花湖,面积已由215公顷扩大至650公顷。保护区黑颈鹤数量从1999年的407只增长到目前的1100只左右。”
据了解,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开展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于9月1日在拉萨启动后,20余家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行业媒体的100多名编辑记者,分赴西藏、甘肃、四川等地采访。
未来几天,调研采访团将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在现代青稞产业园、医院、村庄、工坊等点位,深入调研采访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红色文化、助农增收等众多内容,实地感受川西雪域高原如何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