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向“新”而行 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
四川长江工业园区。位于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的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曹不言 (图片由宜宾市翠屏区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以来,宜宾市翠屏区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动作频频:1月,位于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的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嘉盛高端环境设备制造项目正式投产;3月,锂电池产业双创研发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补齐区域功能配套短板;6月底,位于翠屏区金坪镇的宜宾北500千伏输变电项目正式投产,为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扩充电力保障……
在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路上,翠屏不断提速,向“新”而行。
追“新”而动 动力电池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8月23日,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内的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加足马力运转,赶制来自宁德时代、沃尔沃的订单。
这家总部位于浙江的企业,主营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等。“去年我们实现年产值62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离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不远,是四川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利”)一期生产车间,33条全自动盖板装配线正满负荷生产。据悉,这里每天生产3万多套动力电池盖板、铝壳、防爆片配套产品,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产品供应给宁德时代及其配套企业。
作为国内锂电池结构件、汽车结构件制造的龙头企业,科达利也是首个落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的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时代”)“链核”配套项目。据科达利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前两期总投资10亿元,占地157.5亩,主要生产锂电池的盖板、铝壳等组件。
“去年8月,我们追加投资3.5亿元进行三期项目建设,规划新增生产线35条,计划今年竣工。”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企业全力冲刺18亿元的年产值,目前盖板和铝壳45条生产线正在加快生产。“一二三期满产后,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30亿元,可带动3000人就业。”
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内,繁忙的生产景象处处可见: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自动化程度拉满,1秒产出一个电芯;中材锂膜(宜宾)有限公司项目生产正忙;斯莱克精密结构件项目一边忙生产,一边忙建设……在这里,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为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翠屏区动力电池产业“主阵地”,近年来,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围绕动力电池电芯、结构件、隔膜等核心组件生产制造重点发力。据统计,2021年至今,园区共签约四川时代、时代长安等动力电池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626亿元。“今年1—6月,动力电池工业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230%;结构件本地配套率达90%以上,均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
向“新”而谋 打造固态电池产业新高地
眼下,固态电池技术风口正劲,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抢抓先机。翠屏区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规划两平方公里土地,谋划建设全省首个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
连日来,在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项目所在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场平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向着项目正式开工全速迈进。
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的目标是打造固态电池多技术路线、全产业链布局的产业发展高地,强化创新主导,建设固态电池小试、中试、小规模量产生产线,增强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促进动力电池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瞄准未来产业,翠屏区抓紧做好场景服务。近日,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锂电池产业双创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地展开,呈现一派繁忙施工的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布局分为商业区、公园区、公共服务区等。建成后能满足园区企业发展和服务需求,补齐区域功能配套短板,提供政务、办公、商旅等相关服务场景,改善园区产业群体消费场景供给。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助力锂电池产业企业的孵化,助推翠屏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构建商业、生活、生产的良性互动关系。
翠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以建立固态电池新型产业体系,重构动力电池产业链为目标,围绕固态电池在上游端的更高要求和下游端的更深度应用,全产业链发力,着力招引新型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固态电池循环回收、固态电池应用项目,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覆盖,成为全球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先行者。
求“新”而进 以营商环境之优做强服务保障
动力电池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营商“软”环境的优化。
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各入驻企业门口,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服务公示牌,上面有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姓名和电话。“通过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帮助企业节省办事成本,提高项目落地投产的效率,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入驻园区起,我们就时刻感受到翠屏区的优质服务。”科达利行政部负责人说,在新厂建立初期,招工成了一大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介入,与周围乡镇对接,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企业招聘用工信息,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使企业生产线得以顺利运行。
四川长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园区将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产业承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注重“产城人”深度融合,激发园区发展新动力,朝着千亿园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为此,翠屏区加强各类要素保障。今年1月,翠屏区召开 2024年银政企交流会,翠屏区人民政府与相关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家银行未来5年内将为翠屏辖区内企业提供1000亿元的融资授信。
在政策方面,翠屏区还设立科研激励资金,重点扶持硫化物、卤化物等全固态方向小试、中试类项目;组建固态电池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投资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上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
在服务方面,园区对引进项目严格实行“一站受理”“一岗通办”“全程服务”,建立银企双月联席会议机制,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作为全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四个试点县(区)之一,翠屏区将坚持企业视角、需求导向,探索小点切入、小步快走“微改革”,着力构建惠企服务“一窗办理”“一网兜底”“一步到位”“一套机制”的“四个一”机制,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