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市州观察·阿坝
汶川以“特色致富工坊+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坊一园”之间 探寻城乡融合发展之道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8月23日,汶川县映秀镇羌绣非遗工坊工作人员张世凤收到一位重庆游客定制羌绣拖鞋的尾款。暑假期间,大量游客到来,让拖鞋、手链、化妆镜等羌绣文创产品成为工坊的爆款产品。
羌绣非遗工坊是汶川今年全新打造的特色致富工坊之一。当前,汶川正以“特色致富工坊+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加快推进绵虒豆工坊、省五星级樱桃现代农业园区等20家“一坊一园”建设,助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突出特色,错位布局
20家,如何建?汶川县委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高标准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一坊一园”示范点。
野生金银花是映秀镇的一大特色,在此扎根十余年的茶祥子制茶坊,以野生金银花等为原材料研制代用茶,正在复兴当地曾经辉煌的茶产业、茶文化。“我们收购野生金银花鲜花的价格是20元一斤,比外面的收购价高。”制茶坊销售负责人刘渠波说,目前茶祥子已带动近900人从事茶产业,去年为茶农带来直接收入200多万元。
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带动周边乡镇加入金银花种植,这让刘渠波喜忧参半,“以目前的产能,怕消化不了越来越多的金银花。”
为此,汶川规划建设了特色致富工坊——茶香水甘制茶坊。该特色致富工坊属村集体所有,由茶祥子制茶坊租用和运维。目前,茶香水甘制茶坊的部分设备已进场,不久后将投入使用。
基于发展需求梯度培育的不只是茶香水甘制茶坊等特色致富工坊,汶川同时也在全面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汶川县樱桃现代农业园区良种覆盖率和科技推广应用面达100%,已成功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汶川县还将阿尔沟滑雪场升级为阿尔沟冰雪产业园,预计可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融合发展,奔向共富
如何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汶川县的思路是:着力发挥“一坊一园”在增加城镇就业、培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质效等方面的支撑带动作用。
在羌绣非遗工坊内,陈列着一款笔记本,熊猫、珙桐、羌绣——汶川的三张名片都出现在封皮上,其上的熊猫图案,由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绘制,他们的技艺师从工坊绣娘。工坊内的“义卖区”,则售卖着当地绣娘绣制的鞋垫、抱枕等文创产品。张世凤还盘算着,让羌绣文创产品进军电商,进一步打开销路,让更多绣娘有钱赚。
“我们还按照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位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一坊一园’共享联结机制,推动各类园区与致富工坊打破产业壁垒,在产业链延伸上相互配套、分工协作,构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汶川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汶川县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漩口镇群益村便依托园区做优做强腊肉加工坊,腊肉系列产品成功走进天府机场、双流机场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年产值已达1000余万元。
未来,汶川已明确发展目标:让“一坊一园”模式成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