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全县以多彩活动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

    大手牵小手 开心过一“夏”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去文化站,孩子比上幼儿园还积极。”近日,天全县村民贾旭蓉不再为孩子过暑假发愁了,快满6岁的女儿每天早上都会到文化站参加活动,“还把在文化站做的手工带回家琢磨。”
      这个暑期,天全县各地文化站为少年儿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结合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招募了132名志愿者,为小朋友提供美育课程、趣味科普等公益服务。

    田园成“课堂”

      在天全县新华乡综合文化站,“王奶奶的菜园子”每天都迎来不少孩子。文化站志愿者王朝香老人在菜园里教孩子们分辨各类蔬菜,介绍它们的不同生长阶段,并教孩子们做饭、包饺子等。
      “王奶奶的菜园子”是该文化站探索打造的多个课堂品牌之一,已经成为周边孩子每年假期的“必修课”。“依托乡野田园开发课程,能让身处乡村的小朋友,更加科学地了解、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天全县新华乡综合文化站管理员淡青说。
      以田园为“课堂”,该文化站的课程开发还在继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该文化站把夏天防汛减灾知识编成歌谣或顺口溜教给孩子。为了让孩子们更科学地认识身边的世界,新华乡也联合天全县科学技术协会,邀请孩子做水稻观察员,观察体验插秧,寻访不同品种的秧苗样本,填写标本卡,感受基础的“田野调查法”。
      大自然是乡村教育最大的资源——这一理念也充分融入天全县暑期课程的设计和实践中。
      今年暑期,该县开展了第八期“文润新乡阳光营”活动,由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用显微镜了解叶片、花朵、水滴里的微观世界,进一步开阔他们的眼界。

    互动同成长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张洋在此次“文润新乡阳光营”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他对互动类课程印象深刻。在趣味运动会里,他和孩子踢足球、玩老鹰抓小鸡;在手工课上,他和团队其他成员带着孩子手绘风筝、组装卡通风铃、制作风车,用乒乓球完成趣味实验,帮助孩子认识大气压等。
      “通过与小朋友相处,我发现,用心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张洋说,参加这次活动,不仅孩子们有收获,他的收获也不小,“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和知识,这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动力。”
      据统计,此次“文润新乡阳光营”活动共有15个站点共计400余名少年儿童参加。其中,在城厢镇文化站,小朋友们体验了为《齐天大圣》动画配音;在乐英乡,小朋友们到当地茶园中沉浸式体验茶文化;在仁义镇,小朋友们体验了趣味十足的泡泡科学小实验;在大坪村综合文化站,小朋友们将亲手制作的皮影搬上舞台……
      “最近我们还准备在文化站办一场村BA,让小朋友、家长、村民都参与进来。”淡青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