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人、作家相聚“科幻之都”探寻中国科幻创作本土特质

    东方智慧建构独特的科幻想象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当科幻电影工作者和科幻作家相聚在有“科幻之都”之称的成都,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4日,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系列活动之一的科幻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
      以中国式科幻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扩大想象力的边界,电影人和科幻文学代表展开圆桌对话,探寻本土科幻创作特质,推动优质科幻文学向影视行业转化,为促进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世界语”中演进出中式内核

      在与会嘉宾看来,科幻作品的创作,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幻文学,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世界语’。无论中外,作家都是在全世界通用的科学体系上开展创作,也就是说大家的骨架都是一样的。”科幻作家王晋康首先强调了科幻文学的共性都是以科学为源头。
      话锋一转,王晋康表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科幻作品演变出了不同的特质。“中国毕竟有这么宏大的文化、庞大的人口以及悠久的历史,这就是说我们的故事有自身的特色在里面。”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进一步解释,所谓中国式科幻的内核,就是要明确中国人期望在科幻里面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往深层次挖掘,底层是哲学领域的思考,是东方智慧回应现实的挑战。”姚海军认为,中国式科幻在演进的过程和当下的创作潮流中,都有很强的本土特质。科幻的发展维度,一方面是新技术引入生活后,科幻创作者进一步思考现实、建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回答某些终极层面的思考,即当宇宙和世界给人类带来巨大困难的时候,我们如何以东方的智慧应对。
      电影制片人、编剧王红卫近年来参与了《宇宙探索编辑部》《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科幻电影的制作。在王红卫看来,从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得到市场认可后,科幻电影工作者也开始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所蕴含的本土价值观念。
      作为国内知名的全国性电影评奖活动,百花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科幻电影就是拍给广大老百姓看的,要让更多观众产生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不要只局限在特定的小众群体。”王红卫强调。

    从小众阅读门类向大众影视产品转化

      从科幻文学到科幻电影的转化,也是圆桌讨论中的热门话题。“我前段时间在和电影界交流中得知,现在影院观众的平均年龄增加了,也就是年轻人比例下降了。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的社交娱乐形式非常丰富,影院已不是唯一选择。”科幻作家何夕认为,在吸引更多年轻人重新回到影院的过程中,以视觉奇观为特点的科幻电影可以成为电影人发力的方向。
      何夕介绍,虽都有“科幻”二字,科幻文学在文学大类里目前还是一个小众的阅读门类。而科幻影视作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入的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观看热潮以来,观众对科幻影视的观影偏好就没有中断过。“时至今日,科幻电影经常会迎来爱好者的‘二刷’‘三刷’,保持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化,难点在于中间转化环节。“我有一些科幻小说的版权被交易出去了,但落地拍摄很难。”科幻作家陈楸帆坦言,现在科幻文学为影视转化提供了一座富矿,但将文本转化为另一种叙事的过程对专业性要求很高,既要对每个细分的科幻文学类型有深刻的理解,也要熟悉电影工业的操作流程。“中间转化环节参与的力量还是不够,重点要突破文本没有明说的东西。科幻小说营造的氛围、美学特征如何能被电影人精准地把握,还要与当下的电影观众找到共情点,这是一个难度不小的挑战。”
      见证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杂志《科幻世界》,已经走过45周年,同样也在助力科幻创作力量的培育。姚海军介绍,《科幻世界》近年来一方面参与科幻文学创作训练营的组织,帮助有潜力的青年科幻爱好者进行系统集中培训;另一方面也在针对短片创作人才开展辅导。“还是要抓住年轻人,这些人是科幻创作的未来所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