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做到“六个坚持”

  •     

    □刘立云
      ●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决定》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快建设社科强省。当前,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存在“专家多、大家少,阐释多、原创少,智库多、智慧少,出书多、出彩少”的问题,也存在学用“两张皮”的问题,还存在“有理论缺实践、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度缺温度、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同时,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亟需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理论引导、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团结鼓劲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既是加快建设社科强省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必然要求,必须做到以下的“六个坚持”。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崭新的主体内容,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时期新发展的最大增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人民立场贯穿在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终检验标准。要把“为人民做学问”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以回应人民重大关切、解决人民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聚焦满足广大巴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论文写在巴蜀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心中。要坚持群众史观,走出书斋、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到实践中去用脚丈量土地,到人民中去用心体察民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确保研究成果始终保持人民立场、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哲学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服务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题和核心,把解决影响我省发展的重大挑战和现实困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当前,四川发展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面临发展动力不足、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哲学社会科学要瞄准新时代新形势下四川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研究,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党的改革任务在巴蜀大地落地落实出谋划策,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支招献策。
      必须坚持立足四川突出特色。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悠久深厚,历史名人群星灿烂,哲学社会科学精深厚重。我们不仅要让人记住“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重型燃气轮机”这些“四川元素”,还要让人知道哲学中的“四川贡献”、理论中的“巴蜀声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既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也必须立足四川实际、巴蜀风土。一要系统整理巴蜀文献典籍。文献整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沉淀四川哲学历史底蕴、提升学术地位和话语权的工作。四川过去几年在这方面成绩斐然。2023年,号称“川版四库全书”的《巴蜀全书》出齐,这套大型丛书收录文献5000余种,是对巴蜀文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例最新的编录。在深度整理巴蜀文献的基础上,对蜀文化的系统研究和阐发未来可期。二要加强巴蜀特色文化研究。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加强对巴蜀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特别是古蜀文明探源、巴蜀图语解读等学术界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三要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点、巴蜀风格的“川字号”社科品牌。提升影响力必须要有代表性成果,譬如,《巴蜀文化通史》对80多年的巴蜀文化研究史从物质文化、交往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进行系统总结,并活用巴蜀首创的学术话语,比较成功地构建了巴蜀文化学的学术体系。四要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学科体系。按照基础学科健全扎实的目标,一方面巩固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特色领域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抓热点、补短板,建设一批既有基础研究实力、又有较强应用对策研究的综合学科;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传承发展。
      必须坚持社科人才队伍培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关键在人才,核心在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业务精良的社科“学术川军”。一要着力培养学术领军人才。领军人才是学术标杆,对一个地区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四川之所以能在神话领域、康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袁珂、任乃强、林凌等学术名家。二要注重年龄结构,推动中青年学者成长进步,培育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形成数量可观、素质较高、学科门类齐全、老中青梯次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要通过人才培养工程,加大优秀社科人员的培养引进力度,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打造社科研究的人才高地。三要大力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培养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在交叉融合领域有所创新的理论研究队伍;又要培养既能跟踪当代前沿理论又能对接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既能提供新信息、生产新知识,又能提供新思路、开出好良方的决策咨询专家型队伍。四要营造社科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之间、学校之间、层级之间的壁垒,进一步规范完善职称评定、人才遴选制度、奖励体系,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必须坚持成果转化和传播建设并重。科技成果需要转化,社科成果同样需要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抓好成果应用转化,同时加强传播建设,推动研究成果走向社会、被人民群众掌握。一要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标准和应用导向,支持基础条件好、专业特色突出的研究机构争创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加强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阵地建设,提升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等平台研究能力。二要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话语体系、媒介传播格局、受众参与模式,探索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群众的新方式、新载体、新话语,把创新理论宣传到、普及到巴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做大做强党报党刊党网的理论宣传阵地;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挥微博、微信、APP、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互联网这一前沿阵地发出“好声音”。三要创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畅通优秀社科成果的转化应用渠道,引导激励研究成果走向市场、走向实践,把“书斋里的学问”变成“决策中的参考”,把“书架上的摆设”变成“实践中的指南”。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