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争当后发潜力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兴文县空铁新区同心湖广场。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星空帐篷酒店。
□吴予三 梁媛(图片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
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以建设宜宾南向开放门户中心、争当后发潜力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发展定位,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重要引领,以“工业优先、农旅升级、城乡融合、民生共享”为发展路径,打造幸福秀美苗乡。
工业向“新”而行 从无到有打造光伏产业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是融入产业新赛道。
光伏正成为宜宾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一张产业新名片。目前,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县(区)互为支撑的“一核多区”光伏产业生态体系,正冲刺千亿元产值。
兴文县积极融入宜宾“一蓝一绿”产业发展新赛道,从无到有打造光伏产业,把推动光伏及其配套产业发展作为构建“1+2+X”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引擎的重要抓手。
6月30日,宜宾市首个吉瓦级TOPCon电池组件工厂在兴文县投产。TOPCon电池是宜宾光伏产业重点布局的N型高效电池,是当前光伏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走进位于兴文县空铁新区的四川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产业工人正操作着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串焊、自动排版、叠焊、层压、检测等各步骤有序进行。“正式投产以来,我们已经接到不少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订单。”四川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卜京表示,预计公司第四季度生产线达到满产状态,可日产3000块单片功率700W光伏组件。
一年多来,兴文县陆续落地了6家光伏企业,已落地N型TOPCon电池片、高纯石英砂、碳基复合材料等一批光伏产业链上的重点项目,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转型发展持续升级。
兴文县空铁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主动服务全市光伏产业发展大局,在推动现有电池片项目投产、达产的基础上,加大光伏及配套产业招引力度,大力推进光伏应用场景开发使用,打造全市光伏产业重要支撑基地。
放眼未来,兴文县将抓好晶硅光伏新兴产业,巩固农产品、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传统产业,探索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农业富农增收 助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7月,走进位于兴文经开区的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竹浆经过碎浆、热压、成型等多道工序“变身”为一次性环保餐具。这些竹浆纸餐具将被装入集装箱,漂洋过海运往欧美市场。
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聚集了浙川农业、好食材等15家竹加工企业,重点打造“竹代塑、竹食品、竹纤维、竹浆纸”精深加工产品链。
宜宾市兴文县是“中国四季鲜笋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巨黄竹之乡”,竹林面积达52万亩。兴文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以竹代塑”产业,成为宜宾市“以竹代塑”试点县,正抢抓宜宾建设全省首个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机遇,争创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目前,兴文正在推动东润泰华35万吨林竹制浆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宜宾市最大的竹浆造纸基地。
从竹子种植生长、原料加工采集,到竹制品加工、竹日用品销售,再到后续的创新研发,兴文打通竹产业发展的上、中、下游,2023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68亿元,带领全县10万余人投入竹产业,竹农人均增收达4200元,正力争竹产业综合产值尽快突破百亿元。
盛夏,兴文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万亩水稻绿意盎然。在智慧农业数据运营中心里的大屏幕上,标准化稻虾基地、孵化基地、产业研究院、交易中心等点位勾勒出当地稻虾产业核心区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模式。今年2月,该园区被命名为2023年度四川省五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现在正是水稻生长、小龙虾苗种繁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从江苏等地引进了优质苗种,通过杂交培育提高虾苗品质。”共乐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旭表示。
当前,兴文县正全力建设以“川南早虾”为特色的鱼米之乡,坚持以渔稳粮、以渔促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全县稻虾养殖总面积将达8万亩,预计稻虾总产量为7500吨。
近年来,兴文县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推广“稻虾”“粮药”等种养、套种、间种模式,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十四五”期间,兴文县力争将兴文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省星级园区,将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服务业从小到大 擦亮“天府旅游名县”名片
6月,2024年四川省研学旅游推进活动在兴文举行,作为“东道主”,去年新晋“天府旅游名县”的兴文县抢抓机遇,开启“宠客”模式。
以“悦动石海 避暑仙峰”为主题的大学生旅游季暨兴文城市推广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将持续至9月30日。该活动以“音乐+”“避暑+”为核心,结合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太空周、避暑周、露营周、亲子周、爱情周、美食周六大主题活动,地点遍布仙峰、石海、僰王山等热门景区景点。
随着暑期旅游的火热,兴文县围绕研学旅游对各大景区景点进行提档升级,打造研学旅游新高地。“目前,兴文县由传统观光游向‘文旅+研学’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不断开发研学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研学旅游新高地。
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同时,兴文也在逐步扮靓城市“焕新颜”。
古宋河是兴文县境内河道岸线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在兴文县城区,古宋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河水碧波粼粼,河畔绿植茵茵,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山水画卷。
“我们投资4.48亿元对古宋河进行综合治理,这不仅大大改善了古宋河的环境质量,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增强了城市的生态功能和防洪能力。”兴文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陈勇介绍。
古宋江城“微改造、精提升、强功能”,加快城市更新;光明新城“夜繁荣、乐生活、优服务”,丰富消费业态;空铁新区“更生态、更宜居、更特色”,建设现代新城。兴文县正实施“城市品质提标行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