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叙州:争创全国百强区“叙”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三江口美景。 曾朗 摄

    冠英梯田美如画。叙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单毅夫 刘倩
      7月,位于叙州区三江口的宜宾地标建筑——宜宾中心已完成塔冠幕墙合龙,“风帆”形态的地标建筑在288米高空扬帆起航,高楼整体形象基本呈现。
      拔节向上。近年来,叙州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坚持强农兴农、夯基固本,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区。

    绿水青山书画卷 生态保护释放发展动能
      去年以来,叙州区三江口的长江公园频频“出圈”,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便是游客驻足公园的滨江游步道,将手中的馒头面包屑投喂给江中成群结队的鱼儿。夕阳下的长江公园,呈现出一幅“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美景。
      “水要清澈,游客才能看见鱼;鱼要保护,才会有鱼群出现……”常年在江边巡护的南岸街道三江管护队队员老陈时常念叨。人与鱼儿和谐共处,折射的是叙州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工作“清水”和“禁渔”的两大成果。
      据了解,大力实施“守护一江清水三年行动”以来,叙州区明确30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47.5亿元,扎实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行动。
      其中合什镇等五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项目基本完成,水源地隔离防护、污染监控等多项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全流域入河排污口“回头看”及排污口销号工作。目前区内9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1个达到一类、5个达到二类、3个达到三类;长江、金沙江干流稳定保持二类水质。
      溪水环绕,绿竹成林,阵阵绿意扑面而来,在叙州区蕨溪镇,花潭溪穿境而过,蕨溪水厂就坐落在溪旁。据了解,蕨溪水厂项目是叙州区合什镇等五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项目子项目,于2023年10月投用。
      “我们在原有保护成果上,建设隔离防护网、修建截流渠,防止污染源进入保护区。”叙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厂采取絮凝沉淀等步骤进一步净化水质,最后通过管网将水供应给蕨溪镇及其周边3万居民。
      十年禁渔工作开展以来,叙州区建立了渔政智慧指挥中心,建成“人防+技防”退捕禁捕防护网,每天24小时不定时、不定点对辖区进行巡查,切实用行动守护着辖区内金沙江、长江、岷江等河段安全。同时组建“三江管护队”“河小青”“民间河长”,以及由100余名环保义务监督员等组成的义务监督队伍,深入落实三级河长网格巡查。

    “蓝绿交织”绘底色 新兴产业积蓄澎湃动力
      7月16日,位于叙州区赵场街道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内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施工单位配足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赶工期、抢进度。
      宜宾储能产业园位于叙州区的金沙江畔、七星山旁,规划面积3.89平方公里,与长江畔的宜宾三江新区,岷江畔的宜宾高新区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宜宾“一蓝一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入驻宜宾储能产业园的首家储能企业。该公司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面积超4万平方米的宜宾市新型储能绿色低碳示范基地。该项目今年1月开工,预计于8月进行调试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宜宾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产业扶持政策,落地叙州区后,该区的服务态度和能力让其信心倍增。
      为服务好园区企业,6月,叙州区在宜宾储能产业园启动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科创中心项目,将新建科技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科技孵化中心。该区储能产业专班负责人陈君介绍,目前,园区正向50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未来将助力宜宾壮大“1+N”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圈。
      距离宜宾储能产业园约7公里,于2022年6月正式开园的宜宾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是叙州区布局数字经济新蓝海的重要抓手。
      宜宾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主要在应用场景、办公场地、人才招聘、生活服务等多方面为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据统计,2023年宜宾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已形成“一园三区”的产业格局。园区包含A区市民中心三楼、B区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和C区绿地文旅中心,字节跳动、网易有道、京东方艺云等22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吸纳就业2500余人,实现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48.1亿元,占全市59.4%,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当前,叙州正统筹发展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2+3+1”现代化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映盛景 传统农业焕发生机活力
      7月,叙州区各地的高粱陆续进入收割期。在高场镇东升村高粱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在为种植户讲解高粱收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去年,全村1600余亩高粱喜获丰收后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
      高粱映红了叙州村民的致富路。叙州区今年在合什、高场等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定制基地种植糯红高粱2.2万亩,全区糯红高粱种植面积达4.7万亩,总产值7300余万元。
      今年2月,叙州区成功创建2023年度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
      近年来,叙州区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区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守住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大关键”,夯实夯稳了油樟、粮油、生猪、果蔬等现代化农业产业以及“四园两带两基地”农业园区、“叙字头”农产品特色品牌“三大支撑”,并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乡村治理“三大抓手”。
      “三大关键”守住守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叙州区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150万亩以上,年均粮食总产量达57.9万吨,连续多年获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全国产粮大县地位持续巩固。
      “三大支撑”夯实夯稳。大力推进农工旅融合发展,新增区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4.8亿元;持续擦亮“银皇花生”“合什手工面”等“叙字号”农产品特色品牌;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省四星级园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三大抓手”全力推进。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新(改)建农村公路301.9公里,泥溪岷江特大桥、S215快速通道等项目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面实施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覆盖率达100%。
      接下来,叙州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实际行动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区,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