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6月份CPI同比上涨0.2%

    物价走势总体稳定 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

  •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国内物价走势总体稳定。
      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环比季节性下降——
      6月份,C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6月份,食品价格由上月环比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部分应季蔬果和水产品集中上市,鲜菜、薯类、鲜果和虾蟹类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7.3%、4.8%、3.8%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供求关系影响,6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同比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
      从非食品价格看,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1%。
      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6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
      近段时间,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呈现低位回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不久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随着应季果蔬大量上市,食品价格仍将处于季节性低位;从工业消费品看,总体供给充足,有利于价格保持稳定;从服务看,随着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恢复,服务价格有望继续回升。总体看,下阶段CPI将继续呈现温和回升态势。
      新华社记者 潘洁 韩佳诺(据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