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鲁迅博物馆110余件/套馆藏文物亮相成都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斌

      他涉猎的艺术门类广泛,从金石拓片收藏到倡导新兴版画运动,从手绘图画到设计书刊封面……6月20日,“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幕,一位文学巨匠的艺术世界渐渐呈现在成都观众面前。
      作为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一生除大量创作和翻译之外,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在美术活动上。本次展出与鲁迅的艺术世界相关文物110余件/套。展览由成都博物馆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联合主办,展期持续至8月20日。

    酷爱美术,艺术世界既温情又严肃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这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记载。正如鲁迅所述,他少年时就酷爱美术,热衷于搜集《山海经》《诗画舫》等带有插图的书,并影写书中绣像。此次展览中,从鲁迅早期收藏过的《芥子园画谱》到他晚年想推动出版的陈老莲绘《博古叶子》等展品,就能清晰地看到鲁迅对美术倾注的热情。
      对美术的热爱,促使鲁迅在人生中不断研究,甚至将审美理念付诸实践。展品中有多件鲁迅曾参与设计的书籍封面、他出版的版画画册等,比如《秦汉瓦当文字》,是鲁迅1915年根据程敦本进行影摹成册的书,这本影摹瓦当文字线条细致纯熟,十分精美。
      鲁迅的艺术世界还有他温情的一面,此次展品中有一封鲁迅与妻子许广平的信就能体现这一点。1926年,鲁迅与许广平首次分别,此时,许广平怀有身孕。细心的鲁迅精心挑选了绘有许广平喜爱的枇杷和寓意着孕育其子的莲蓬的信笺,透露出脉脉温情。
      此次,长达15页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手稿也在展出之列。1931年1月,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被反动派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鲁迅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透过一页页手稿,观众可以感受到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悲愤。

    钟爱版画,既体现斗争精神又富有审美情趣

      对于版画这种艺术门类,鲁迅一向情有独钟。他曾编辑出版多种外国版画集,并帮助木刻青年出版了多种版画集。
      鲁迅对于版画倾注的热情,通过他的收藏即可窥见。他将当时先进的木刻版画艺术介绍给中国新一代美术家,使本土创作更加丰满。此次展览中,既有鲁迅收藏的苏联、德国版画家的作品,也有来自英美版画家的作品。
      德国版画彰显着沉郁悲壮的基调,总能体现出基层群众的生命力量,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是鲁迅版画收藏中的重要一位。此次展品中就有鲁迅收藏的多件珂勒惠支木版画作品,如《织工队》《面包》《死亡》等。这些作品透过刚健分明的刀刻、线条独特的画面,将工人阶级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充满东方韵味的日本版画也在鲁迅的收藏之列。据了解,鲁迅对日本版画等艺术品的关注与热爱在留学日本之初便已开始。1934年,鲁迅给日本友人的信中曾清楚地表明对浮世绘的态度: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此次展品中就有歌川广重的版画作品《宫之越》,喜多川歌麿的版画《一女阅卷》等精品。
      鲁迅对于中国传统的木刻更是倾注了足够热情。他曾与好友郑振铎重刻《十竹斋笺谱》,合编《北平笺谱》,让古老印刷术焕发新活力。此次展览,这两部著名的笺谱也在展陈之列。“观众透过这一张张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笺纸,能感受到鲁迅先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吴一菡介绍。

    金石拓片收藏,汲取传统但不固守

      除来自世界各地的版画收藏,传统的金石拓片收藏也是鲁迅众多爱好之一。鲁迅的金石收藏爱好从1913年开始,并贯穿他此后人生。
      值得关注的是,鲁迅金石收藏不仅时间久,数量、门类也十分可观和丰富。据统计,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总数超过6000张,涵盖汉画像、砖拓、瓦拓、碑拓等12大类。本次展览特别精选鲁迅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砖石、碑拓、砖拓、瓦拓等,包括嘉祥武氏祠汉画像、南阳汉画像、晋爨宝子碑等精品。
      鲁迅不仅收藏汉画像石砖,还整理完成了《汉画像集目录》,就连他设计的书籍装帧封面也有汉画像砖的元素,此次展览中就有相关展品。如,1923年新潮出版社出版的《桃色的云》,由鲁迅设计封面,图案元素就取自汉画像石;同年,出版的《国学季刊》,由鲁迅设计封面,元素也来自汉画像石刻云纹图案。
      同时,丰富的金石收藏也影响着鲁迅的书法风格。鲁迅的书风曾被郭沫若评为“远逾宋唐,直攀魏晋”。本次展品,无论是鲁迅酬赠柳亚子、瞿秋白、沈松泉的书法条幅,还是鲁迅的书信、文抄,都能体现出他简约冲淡、朴厚古雅的独特风格。
      吴一菡介绍,鲁迅的金石拓片收藏研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石品鉴,“他不仅拓宽了金石收藏领域,还将相关元素应用于艺术实践,开辟了金石学新视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