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要闻
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
党员、业务骨干双向培养 关键岗位有了带头人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名片】
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现有16名党员,主要由一线业务骨干组成,覆盖公司关键生产环节。通过将党建和业务水平提升相结合,支部成立党员攻关小组,将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到26.7%。公司设置3个党员示范车间、2条先锋生产线、5个党员示范班组、10个党员示范岗。
【先进事迹】
7月1日,宜宾高新区,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德耀”)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快速挥动手臂,满载硅片的AGV机器人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记者了解到,企业订单现阶段处于饱和状态,预计今年电池片产能将达到27GW。
作为光伏独角兽企业,英发德耀如何获得充足订单、保持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公司通过研发攻关创造技术优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科研人才引进力度,在多条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这背后,离不开一支公司成立不久就诞生的党员队伍,以及一套将党组织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走进英发德耀党员活动室,墙上张贴的不仅有党支部工作计划、党员承诺等信息,还有生产计划、业务攻关路线图等内容。公司党支部书记徐军告诉记者,在英发德耀,党员活动和业务研究是一体的,每天车间技术内容的交流都在这里进行,目的就是通过把党员学习交流和技术创新一体推进,推动党建与生产互促共融。
老党员李邦东是党员活动室的“常客”。作为研发高级工程师,他和支部内其他电力、机械等领域的高级工程师组成党员攻关小组,一方面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调整产品参数,冲刺更高性能。不久前,党员攻关小组将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到26.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光电效率提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路线选择,我们重点将技术型人才吸纳为党员,鼓励他们建言献策,推动重要战略落地;另一个是技术改进,我们建立党员、业务骨干双向培养机制,利用‘传帮带’机制,不断提升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公司党员的业务本领。”徐军说。
受益于党员、业务骨干双向培养机制,英发德耀生产领域涌现出不少党员带头人。徐军介绍,目前公司已有入党积极分子30余名、入党申请人100余名,党员逐渐参与到公司的全部生产环节,一支覆盖生产全流程的党员示范队伍正在形成。2023年,党员示范车间、先锋生产线产品生产效率较其他车间高出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