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首次讲述“六姑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月背近4斤土,拼了!

  •     

      6月25日下午2时许,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终于迎回了自己牵挂53天的“六姑娘”——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虽然嫦娥六号如期从月背带回近4斤土,这几天胡浩依然在奔波中:护送返回器回京并开舱“取宝”、部署安排轨道器后续拓展实验、见证月背样品开启科学研究……忙碌间隙,他第一次聊起嫦娥六号不为人知的故事。

    “六姑娘”将带来新知,“我充满期待”
      采集1935.3克人类首份月背样品,再入返回比嫦娥五号更加精确,国际载荷收获科学数据“大礼包”……谈及“六姑娘”的任务成果,胡浩的脸上满溢自豪。
      “嫦娥六号任务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飞控事件多、环节紧凑、控制过程复杂。”胡浩说,“六姑娘”采用智能快速采样技术,实际工作效率相较“五姑娘”提升了30%左右。根据着陆区地质情况和钻取作业情况,最终钻取采样深度达到了1.1米。
      返回器着陆精度体现着任务的技术控制水平。嫦娥六号返回器的落点预报精度十几米、开伞点精度200多米、落地精度16公里,高质量完成回家最后一步。
      嫦娥六号搭载的4台国际科学载荷,此行也收获颇丰。其中法国氡气探测仪传回科学数据158M,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传回科学数据3.9M,这两个项目都进入了后期数据处理和论文发表的准备阶段;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相当于在月球上“钉了一枚钉子”,有利于今后在月球开展任务时标定位置。
      “‘六姑娘’的国际合作超出预期,提升了我们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与搭载载荷国家的友好交往。”胡浩说。
      6月28日,月背样品正式移交给月球科学研究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胡浩难掩兴奋:“‘六姑娘’会带来什么新知?我充满期待。”

    “把方案做到极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3年多来,胡浩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适配和优化设计,实现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三大技术突破,使嫦娥六号任务成为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
      最大的悬念是能否准确降落到月背预定区域。由于月球的图精度较低,最高分辨率仅能达两米左右,而且月背没有实时图像数据,仅能依靠遥测数据进行判断。
      采样环节则像“开盲盒”。由于事先无法判断月表下的状态,必须设计钻取和表取作为“相互备份”。万一钻取不行,挪动位置的代价很大,就要通过表取来“保底”。
      “嫦娥六号任务的可靠性是乘积关系,一个环节0.9,再一个环节0.9,整个系统可靠性就降到0.81了。”再回首已是云淡风轻,听来却处处惊心动魄。
      比如,在月背实施无人采样、封装、转移,精密性要求高且难度大,而且月球的真空度很高,进入一点大气就可能污染样品,研制团队在地面模拟平台进行大量实验,以毫米级精度确保样品始终如一。
      “我们把方案做到极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就算中继星失灵,嫦娥六号依然可以自主开展采样、起飞。”胡浩说着,打了一个手势,干净利落、绝无冗余。
      “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证明,中国人设计的这条往返月球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胡浩的语气,自信又果决,“航天人已投入新的战斗!”
      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宋晨
      (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