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西部“双城记”看今日京津冀

  •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近日,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省学习考察。天府之国的富足安宁、巴山蜀水的秀美安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逸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四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深化改革开放的格局视野、促进文旅消费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无不值得北京吸收借鉴。而川渝两省市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的创新探索,更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异曲同工,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
      北京和四川分属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国家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担负重要使命。
      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根、人相亲……位于我国西南腹地的川渝两省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共生关系。重庆和成都“镶嵌”在四川盆地东西两侧,长期以来都是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闪亮“双子星”。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今年是川渝“双城记”唱响五周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简单梳理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的不凡历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大思路彰显无遗。
      听西部“双城记”,联通川渝,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等铁路建设捷报频传;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上船队集结加速,越来越畅的水路,让长江黄金水道的底色越来越亮。四川重庆携手,全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极聚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看今日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雄安新区半小时通达,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打造。
      听西部“双城记”,川渝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持续完善“岳池原料药+合川制剂”产业链条,已落户重庆医药企业7户、成都医药企业44户,2023年实现产值175.6亿元;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长安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首款电芯产品在宜宾三江新区正式下线。看今日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占全国12%。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从山水相连到民心相通,从人文相亲到产业相融,我们从川渝“双城记”的合唱中听到“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最强音符,听到川渝两省市勇担新使命,奋力在巴蜀大地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的最美音调,也从今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中看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光明前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