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深化校院企地合作

    科技成果高效“转”起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目前,我们研发的放射性新药TBM-001已成功进入转化期。”6月20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里,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正带领团队,针对肿瘤骨转移,开展具有精准靶向性的放射性新药研发。
      2022年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双方加强技术研发和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放射性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转化等方面工作。这起“院企牵手”是泸州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在6月20日召开的泸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上,泸州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破解“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不足”等短板。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关键环节。”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泸州将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加快完善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专业机构建设中试平台、中试基地项目,探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畅通产学研用链条,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高效对接,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