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俄罗斯主流媒体代表团访川:
用笔和镜头记录四川故事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6月3日至12日,俄罗斯9家主流媒体代表团访华。在川期间,代表团围绕历史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等主题参观采访,了解四川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四川已与俄罗斯各级政府建立国际友城6对、友好合作关系32对,形成了西起圣彼得堡,东至滨海边疆区,横跨俄罗斯欧亚大陆的友城布局。
在川期间,代表团成员有何感受?将把什么样的四川故事带回俄罗斯?
记录所见所闻
回俄后将推出访华专题片
6月11日,代表团先后前往三星堆博物馆、部分企业、艺术园区参观,并参加中俄媒体沙龙。
“上午在三星堆看到了青铜人像,没想到下午就看到了‘火锅’与‘三星堆’两个四川特色文化符号的合作联名。”在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火锅工厂,看着青铜小立人炒火锅料、打糍粑、吹糖人等文创产品,多名代表团成员拿出手机记录留念。
打开了味蕾,也打开了代表团成员的话匣子。《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总编古谢夫与智慧火锅工厂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很多。“现在莫斯科大街上有了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希望中俄两国人民能以美食为窗口加深了解。”
在浓园国际艺术村,代表团成员行走在古朴别致的小院中,欣赏非遗手工艺品,再喝上一杯盖碗茶,感受四川人的闲暇与乐趣。“四川很安逸,四川人也很热情。”这是在川期间,古谢夫的深切感受,“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竖大拇指,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善良可爱。”
在川期间,代表团还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等点位参观采访。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古老神秘的青铜器、彰显古人智慧结晶的飞沙堰……这些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符号令代表团惊艳。
代表团团长、俄罗斯记者协会主席索洛维约夫来过中国10余次,这是第一次来四川,“回国后,我们的媒体将专门推出这次访华的纪录片,向大家展示我们在四川等地的所见所闻。”
对四川兴趣浓
希望双方能够多方面交流合作
“你们为什么来到四川?在这里生活习惯吗?”“四川与俄罗斯教育上有哪些合作?”……中俄媒体沙龙环节,代表团成员分别与俄罗斯在川代表、四川主流媒体代表交流各自关心的话题,同时分享此行的期待和想法。
古谢夫表示,希望能去中国的媒体机构参观,就相关业务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索洛维约夫则对此前参观的一家中国道路照明企业很感兴趣,“我想多了解一些,因为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也很注重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俄罗斯有180余名学生在川留学,四川有13所高校加入“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塔斯社国际信息编辑部执行编辑福米娜很关注俄罗斯与四川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的情况。
不止文化教育,近年来,四川与俄罗斯在经贸投资、国际友城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往与合作。
从成都发出过境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已成为国内时效性高、开行频率稳定的铁路货运直达班列。在通道建设的有力支撑下,川俄贸易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双方实现进出口268.5亿元、同比增长54.5%。俄罗斯的铜、木材、食用油是四川的进口“三宝”,四川出口的整车成为俄罗斯人民的“心头好”。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俄罗斯主流媒体代表团的到访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四川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俄罗斯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争取更多丰硕成果。”省外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