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农业向“新”而行 助力“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


  • 天府农博园集中了多项农业“黑科技”项目,是现代农业的样本之一。 成都市新津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在崇州运用AI算法管理的一处温室大棚。

      5月21日,AI团队摄像头拍摄的田块画面。

        

    □文弦 林星彤(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提供)
      5月20日,一场“AI农夫”和“传统农人”的PK赛在崇州市的高标准农田里拉开序幕,在AI的助力下,水稻种植的“门槛”大大降低,让“新手”迅速变身“老把式”。在双方PK的100亩农田里,高标准农田的优势在AI的赋能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成都一直在行动——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共兴,不断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科技向“新”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 实现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双增长

      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以“1+4”政策体系为引领推动“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耕地面积连续3年实现净增长,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10万亩,粮食产量231.9万吨,生猪出栏435.2万头,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
      今年5月,《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出台,围绕粮食安全,提出全域推进“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建设,确保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8.6万亩以上、产量234万吨以上;围绕耕地保护,提出健全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防控机制。去年9月,成都启动了2024年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行动;今年9月,将再新增高标准农田40.4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将达到461万亩。
      一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实施粮食单产数量提升行动,成都双轮驱动,保障粮食安全。
      位于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张河村,在完成田网、路网、渠网畅通的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团队,引进多种智慧农机及设备设施,打造成都首套定制式全程智能化农机作业系统。
      在大邑县安仁镇新华社区,面积300亩的全省首个无人农场,实行小麦、水稻轮作,耕种管收全过程少人化和无人化,修建农业机械机库,实现了由拖拉机、收获机、运粮车、插秧机、植保机和直播机等机械完成的无人化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作为项目指导,使该基地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去年3月至9月,成都启动首届“最佳种植能手”水稻绿色高产挑战赛,全市14个区(市)县的104个水稻生产主体申请参赛,其中,13个区(市)县的35个参赛主体推荐参加市级实测。根据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实测结果,单产达到650公斤/亩以上的参赛主体有22个,单产达到700公斤/亩以上的参赛主体有14个,单产达到800公斤/亩以上的参赛主体有5个,最高的参赛主体达881.8公斤/亩,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带动了全市水稻大面积增产。今年3月,成都再次举办第二届“最佳种植能手”水稻绿色高产挑战赛,突出农机农艺融合与良种良法配套,充分挖掘成都市水稻单产潜力。
      通过加快打造“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区,成都加速建成“十化同步”的“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数字农业向“新”而行 成都农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科技兴农、数字农业,在成都已经十分普遍,从春耕备耕、灌溉播种到田间管理,覆盖粮食生产全过程,正在形成富有成都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今年春灌期间,都江堰灌区充分利用数字孪生都江堰渠首枢纽系统,实现了渠首枢纽及59孔闸门联调联控,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沙沟河、黑石河6大干渠调水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控,曾经需要6个人在不同闸点同时执行的调度计划在灌区指挥中心实现了一键调整;曾经需要6个班组分别值守的异地闸点,在灌区指挥中心仅需 1人即可在线全要素监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供水管理效率,保障了水量调度的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
      同时,都江堰灌区还着力推动建设“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的水网体系,让岷江水实现从源头到田头“一键直达”,全力保障成都平原水稻满栽满插。
      在春耕春管关键期,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90后”农人王伶俐,利用手机操作卫星遥感技术,就能“巡田”管理7000多亩。该产业园通过引进中化MAP智农平台、AI人工智能农场等智慧农业项目,为农户提供精准农事作业服务,农机化率和信息化率分别达到了95%和90%,推动了整个园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体化发展。
      在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崇州技术服务中心的智慧监控室内,数字农田遥感监测平台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麦田的各种数据,小麦生长情况一目了然。“庄稼长势的高矮、稀疏,所反射出来的波长是不一样的,我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建模分析,跟踪作物田间长势异常情况,进行高精度的巡田指导。1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使用费用,可以控制在10元以内。”该中心工作人员李龙说。
      据了解,大春期间,崇州启动“AI赋能天府粮仓数字化升级计划”——选出1000亩试验田,分成10块在今年的“水稻季”进行对比实验。这标志着AI农业正式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
      不仅是种植受益,崇州还在试水“AI番茄”。在人工智能调控的适宜温度下,番茄舒展藤蔓、吸收水肥养分。“什么时间段里肥料配比是多少、什么时候增加光照、如何控制温度,这些‘下一步要做什么’的问题,AI都会给出靠谱的种植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科研人员说,即使是缺乏温室管理经验的人,在AI的指导下,也能在这里对番茄进行很好的管理。“通过这套算法,这个不到2亩的人工智能温室,半年可以产出9—10吨番茄。”
      科技向“新”,不仅为成都农业增添了科技含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农业生产。目前,成都已认定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各类人才近5.5万名,还有一大批“我们村的年轻人”创业在农村、活跃在农村。
      如今,成都的新农人们“面朝屏幕、背靠数据”,从会种地朝着“慧”种地加速转变,成都农业也正在加速迎来智慧图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