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天府新论
-
·图片
让传统文化和消费新潮双向赋能
-
□余姝满
一个小粽子,不只有清水粽、肉粽、蜜枣粽等传统口味,也有抹茶红豆粽、榴莲芝士粽、麻辣小龙虾粽等创新口味;一个小香囊,不只有粽子形状的外观,还加入了元宝、荷花、龙舟等新造型;一束小艾草,搭配菖蒲、黄金果、香樟果等,成为氛围感、仪式感满满的新式花束……这个端午假期,传统与现代碰撞、文化与消费叠加,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表达,节日经济释放出澎湃活力。
节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每逢传统节日,新现象、新趋势总是引人关注,这既是文化层面的,也是消费层面的。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消费花样“上新”,浓浓的“节日味”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激活消费的重要引擎。“新中式游”持续升温,国潮元素更加凸显,汉服妆造约拍、汉服主题酒店、国潮主题餐厅热度不减;有的古镇开启夜游模式,花舟水上夜游、汉风游园等活动,吸引不少游客观光游览;有的地方提供端午节应景的服装造型和古风妆容,举行打糍粑、钓粽子等民俗活动……国风潮、民俗热,各式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是“文化大餐”,也是“消费盛宴”,折射出传统文化和消费新潮的双向赋能。
视野聚焦四川。在成都,有街区设置非遗体验点位,邀请市民包粽子、编五色丝线;在内江,甜城湖上的无人机灯光秀带来视觉震撼,“刷屏”朋友圈;在广安,“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活动精彩纷呈,让观众直呼过瘾……四川各地推出端午组合玩法,“端午+”加出音乐秀、灯光秀、体育赛事……不断开拓的新业态、新场景拉动假期文旅消费。
我们常说文化要“活”起来,走进大众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节日的火热消费,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当前,努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被强调,如何在传统文化上“掘金”,不断打开新体验、新场景,是重要的切入点、发力点。
传统文化和消费新潮的结合,潜力巨大、势能强大。传统文化,蕴含着消费潜能;消费新潮,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这些传统节日之所以历经千年、风采不减,在于其自身的持久魅力,也在于创造性的转化注入了新活力。一个个传统节日寄托着人文情感、思想精神,是深厚的家底、珍贵的宝藏。把传统韵味和消费时尚连接起来、嫁接起来,既激活经济,也可以唤醒传统文化的生机。但要注意的是,这是双向赋能,不是彼此消解。消费一旦过度,传统节日极易沦为空洞的文化符号,失去精神的维度。
一个个传统节日就是一座座“富矿”,我们既要“守矿”也要“挖矿”。让传统文化和消费新潮双向赋能,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激发假日消费、释放消费活力、拉动经济增长,让人们在享受节日味延展消费广度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化味,增加文化自信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