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要闻
-
·图片新闻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介绍“福宝”返乡后的适应情况并首次对外公布其“新居”情况
“福宝”完全适应家乡新生活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王成栋
社交
通过识别不同大熊猫的气味、声音、眼神,减少对陌生环境的应激反应,增加与同类的熟悉程度。目前,“福宝”已可以和家乡的小伙伴们轻松相处
饮食
对于家乡的竹笋、胡萝卜、苹果等接受程度较高。每天投喂竹子30—40公斤,竹笋5—10公斤。辅食、大熊猫“窝窝头”、苹果、胡萝卜也会分5—7次进行投喂
住宿
6月12日,将亮相300多平方米的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幼儿园2号馆。外舍展出区的建筑与自然深度融合,人造爬架、石堆瀑布巧妙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
婚配
今年4岁,尚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将来择偶需要“翻族谱”,并重点考虑遗传多样性。一旦时机成熟,将会适时安排“福宝”繁育下一代
回国两个多月,“福宝”在家乡适应、融入情况如何?回乡后,“福宝”有哪些变化?接下来,“福宝”将何时开始“婚恋”?在6月11日举行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一作答。
如何度过适应期?
两个多月,先后度过隔离检疫、融入社群和适应新“奶爸”三道坎
神树坪基地饲养员、大熊猫“福宝”的“奶爸”之一徐翔介绍,为让“福宝”尽快适应家乡的生活,也为了降低“福宝”在新环境的应激反应,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福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适应。
首先是隔离检疫。隔离检疫期间,“福宝”的主要活动区域是装笼等区域。徐翔介绍,刚开始,“福宝”对笼子并不喜欢,而是将笼子当成玩具推来推去。在适应性训练过后,“福宝”把笼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有时喜欢在笼子上睡觉,有时喜欢在笼舍里吃东西、排便,可以说她把转运笼(培训笼)当成了她的小家。”
其次是融入新的社群。饲养团队发现“福宝”对新环境较为敏感。在一个月的隔离检疫之后,饲养团队将“福宝”安排在神树坪基地繁育园区域,帮助其适应家乡新生活。在这里,大熊猫圈舍之间通过安全网隔离并设有交流窗。“福宝”通过识别不同大熊猫的气味、声音、眼神,减少了对陌生环境的应激反应,增加了与同类的熟悉程度。目前,“福宝”已可以和家乡的小伙伴们轻松相处。
最后是适应全新的饲养团队。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组建了包括两名饲养员、一名营养师、两名兽医和后勤保障队伍在内的“奶爸”团队。隔离检疫期间,“福宝”逐步与饲养员建立了信任。
饮食有哪些变化?
逐渐适应四川的“饮食”,体重保持在合理范围
见面会上,“福宝”回乡后的适应情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已经适应了新的饮食习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绍,过去两个多月,“福宝”的食物仍然以精饲料特别是大熊猫“窝窝头”为主。目前来看,“福宝”对于家乡的竹笋、胡萝卜、苹果等接受程度较高。
李德生解释,由于中国竹子与韩国竹子有差异,每次为“福宝”提供一种新竹子,“福宝”都要经历从选择、尝试到喜食的过程。在“福宝”回乡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特意为“福宝”准备了口感较好的苦竹、白夹竹等大熊猫的传统“主食竹”。
在具体喂养上,饲养员按照“少吃多餐、先粗后精、竹子多样性”的原则喂养“福宝”。目前,饲养员每天为“福宝”投喂5—6次的新鲜竹子。“每天可以给‘福宝’投喂竹子30—40公斤,竹笋5—10公斤。”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介绍,辅食、“窝窝头”、苹果、胡萝卜也会分5—7次进行投喂,“可以说,‘福宝’的胃口不错。”
能证明“福宝”对家乡饮食适应度好和胃口好的是她的体重。李德生介绍,过去两个多月,“福宝”的体重在103公斤至106公斤之间波动。这个体重不仅与“福宝”旅韩期间相差无几,也属于该年龄段大熊猫的正常范围。
何时开始“婚恋”?
暂时未到育龄期,未来将会通过优化配对方式“择偶”
6月12日,“福宝”将亮相300多平方米的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幼儿园2号馆。这里分为内舍和外舍,外舍展出区的建筑与自然深度融合,人造爬架、石堆瀑布巧妙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有宽广的活动场地、多样化的栖架和遮蔽所。
“今后如果要给‘福宝’‘择偶’,标准是怎样的呢?”见面会上,有记者抛出“福宝”的“婚恋”问题。
“雌性大熊猫5—6岁进入育龄期,‘福宝’今年4岁,尚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魏荣平表示,将来“福宝”择偶需要“翻族谱”,并重点考虑遗传多样性。
据介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每只大熊猫都有谱系记录,专家团队会根据谱系记录,评估每只大熊猫的亲缘关系,从而确定配对对象,以便让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都能在种群里长期保留,使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
魏荣平介绍,接下来,将会对“福宝”进行密切关注,一旦时机成熟,将会适时安排“福宝”繁育下一代。